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天坛-攻略华北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游记]北京天坛-攻略华北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2007-07-16 tuuke.com |
天坛居诸坛之首,是一座典型坛庙,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两倍,略小于颐和园。 历史简述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每年"三孟"祭祀,即孟春(正月上辛日)祈谷,孟夏(夏至)祈雨,孟冬(冬至)祀天。 该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外坛墙呈圆弧形,南墙与东、西墙为直角相交,取其天圆地方之意。因为天坛建成初期,不仅祭天而且祀地,直到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地坛后,才天、地分别祭祀。两道坛墙最初均为土坯砌成,曾称天坛土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将土城用砖包砌。两道墙之间称外坛。外坛墙一周11华里,只有两个门,与先农坛相对者叫圜丘门,与太岁坛相对者叫祈谷坛门。 皇家祭天圣地,1860年曾遭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蹂躏。当时,斋宫曾设联军司令部,圜丘坛上架设了轰击前门和紫禁城的大炮。侵略军为了掠夺物资,曾在圜丘坛门外设火车站(天坛外站)和祈谷坛门火车站(天坛内站)。内站运兵员,外站运军火。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登基,也在天坛演出了一场祭天的丑剧。军阀混战期间,辫帅张勋曾在祈年殿设司令部,与段琪瑞巷战时,天坛内成为战场。1918年,天坛辟为公园开放。 解放后,在外坛墙上新辟了东门、北门,有计划地修葺了内部建筑,增加了设施。外坛部分保留了北半部,原来的圜丘门已不存在,这里建成了居民区,即现在的复康里和天坛南里一带。现在的南门是原来的内坛南门。经过改造之后,使原来的皇家坛庙,变成了一处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
转自:http://www.tuuke.com/default/outdoor_outdoorlinecon_21_9705.html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