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坛之行

[游记]天坛之行

2007-07-16    live.com

天坛之行

10月28日的天空分外澄澈,看不到一丝云彩,整个北京笼罩在一片湛蓝之中,加上不冷不热的温度,终于让人领略了一把秋高气爽的惬意。由于早上睡得太晚,我不得不中午起床,又打破了本想多游逛几个地方的计划,只得锁定一个目标――天坛,触手可及的神秘之所,不像其他的郊区景点,明明只有几十公里远,来回却需要七八个小时,畅快的心情被北京流氓式的车海给淹没掉无疑是对旅游的重大犯罪。

乘着午餐后的兴致,窜进了地铁。根据打听来的线索,应当先坐2号线地铁到崇文门车站下车,再继续按图索骥。我的方向感极其恶劣,这种缺陷在青岛还可以掩盖过去,到了北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白痴级路盲了。好在我丰富地理知识拯救了我。从太阳的角度来推断,我最终判定了向南的方向,当然,一块标有方向的路牌也给了我一些启发。天坛在北京城的东南方,在地图上看是很大的一块地。我一直很恶毒地想,要是青岛的市领导们奉命管制京畿,那么天地日月所有的什么坛啊之类的完全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商品房开发建设用地,这真不是吹的。

崇文区的地位并不高,它的地价始终不如北边。我在地铁口看到了全国最有名的眼科医院――同仁医院。这类医院最适合盖在这样不是太繁华的地段。北京城的这种南北差异让很多青岛来的人不习惯,好像全天下所有的房子都应该像青岛一样南贵北贱才合乎规矩,想起来就咬牙切齿。

我大概走了20分钟,从崇文门地铁站走到了天坛北门。这一段路缺乏高楼大厦,主路的一侧就是一片庞大的棚户区,外地人本地人混杂在一起,建筑都是低矮的,店面也与豪华沾不上边,里面的货色终于没有万宝龙或者路易威登了,而是换成了贫民色彩鲜明的日常百货、电动自行车和自制的服装以及各类便宜得要命的手机卡。这并不奇怪。以前北京城没有这个环那个环之类的交通动脉的时候,天坛绝对属于郊区,既然市郊区,那么其周围即使部满“菜户营”也是理所应当。如今崇文区依然无法与北部和中部并驾齐驱的部分根源即纠结于此。

天坛的外墙是灰色的,与其他皇家建筑一律实用赭红色截然不同。古人们在礼制上花了很多工夫,今人们却无暇顾及其细节了。天坛的北门还算是气派,但由于一眼就从门口瞥到了祈年殿的金顶,长久以来我对这个祭奠所的印象有所松动。我一直以为这里占地极大,祈年殿位于中央位置,自外围肯定看不到。花了35块门票前之后,我这才发现即使是离着老远看得到祈年殿顶,也得走上它几分钟才能接近祈年殿的基座。

这是一个纯粹的林场。除了道路了殿阁走廊等祭祀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外,再无它物。放眼望去,皆是绿树。苍松翠柏,桧杨槐枫,应有尽有。风拂过,大叶树木叶子的沙沙声绝对可以让你忘掉这里是喧嚣至极的北京城。这里是绝无仅有的林场,和那些后建的公园截然不同,也不是园林所能比拟的。我想,到了这里,也只能清心寡欲,抛却私心杂念,一心休养或者冥想中去。这就是皇帝们认为的“天道”――浩渺而辽远,威风赫赫却也一尘不染。

祈年殿的造型很有趣。基座是一个很大的方形台子,一定是砖石的。这个台子的四角是倾斜的,也就是说,凡是想走到台子上的人,必然要走一段斜路,一段没有台阶的斜路。说基座是个台子不假,但这个台子的大小足以傲视北京任何一个大型建筑的基础。这座无比庞大的基座上,矗立着金碧辉煌的祈年殿。这座宫殿的主要作用是祭祀“皇天上帝”,也就是那个皇权的根源授予者。这个角色决定着朝代的更替,人间的祸福,当然,对于皇帝来说,还是他能不能干好本职工作,得以“建极绥猷”,照顾好江山和万民苍生,从而得到皇天进一步的眷顾,不断巩固皇帝在人类世界当中天国代言人的地位---的一项重要参照。所以,这里叫做一个庙宇其实更准确一点。但令人生疑的是,这位皇天上帝的身份来自哪一个宗教、传说、典籍的确是难以判断。皇帝们如此热衷于当这个含混地存在于儒道佛三者之间的神仙之王的崇拜者,这一举动多少在我们看来不是太明确。这一点在祈年殿的皇天上帝只有排位而没有画像这个细节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皇帝们有时候为了满足内心的精神需求,也是乱信神,今天信明教,后天就改佛教,还可以再改成道教。我估计如果清祚再绵长一些,说不定会出现中国的基督教皇帝。

大殿分三层,在基础之上,大概在古代可以称得上除了太和殿之外北京最高的建筑了。其实我仅仅站在基座上就已经能透过那重重的树林看到远处地平线上北京的新式建筑了,可想而知这个基座到底有多么高。建筑的式样是中国人熟悉得没法再熟悉的圆形外沿三层穹顶式庙宇。天坛的整体建筑方略崇尚圆形,这大概起源于天圆地方的传说。中国其他的宫殿基本上是矩形的,但这座是正圆的。在方形的基座上起一座圆形的建筑,如果你站在基座上对比一下马就会感到不是很好看,因为基座的外沿有的地方离祈年殿近,有的却要远一些。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雕梁画栋。这个词汇在没有经验接触这类顶级的古建筑之前是很干瘪的,看过之后才知道中国古代人为了奢华到底对建筑的外在表现细致追求到了何种地步。由于是刚刚修葺过,无论是天蓝色的琉璃瓦还是金光闪闪的门饰窗饰和梁饰都显出饱满而挺拔的姿态,我前前后后照了许多张照片,就是为了反映这种离奇的闪耀。属于皇天上帝拥有的光耀在今天及其强烈的日光的配合下被彰显得无以复加。唯一有点别扭的是,祈年殿比非我想象的那么高。我总是把我对事物的看法调整得很高,在对待古建筑问题上尤其如此。

前面说过,由于承载祈年殿的基座无比庞大,在基座的两个边角还安置了两座小殿,现在已经被布置成展览厅了。一座介绍中国长久以来的祭天传统,另一座介绍祈年殿横跨明清两代,担当各位皇帝老儿祭天主要场所的详细历史。这里面有几段值得了解:天坛是明成祖朱棣的作品,之前的皇帝没有如此大费周章地建造大规模的祭天场所;现在的祈年殿仅有110年的历史,原殿至少被毁过两次,最近的一次是1889年,清朝的光绪皇帝时,与1895年重建而成,我们一向认为腐败透顶的国民政府曾经在1935年对祈年殿组织过大规模修复,当时有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亲赴现场指挥调度;皇帝祭天的仪式极为繁复,首先是移驾斋宫,斋戒三日,行N多礼,主要是奉献牲畜和澧酒给皇天上帝以及祖先,再宣读祭文,再把祭文、牲畜、酒等贡物一把火烧掉,最后还得立即赶回紫禁城,在第二天一早登上天安门再宣读个什么祭文才算最终礼毕;对祭祀活动最热衷的皇帝是乾隆,他在位六十年,每年冬至必到天坛祭天,他的祖宗和后代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个比他更勤快。

祈年殿实际上也并不是直接建在基座上的。因为基座之上还有一座圆形的基座,这个基座才是祈年殿的正式基础。祈年殿建筑在两层基座之上,所以高大雄伟自然很容易被衬托出来。

祈年殿后方还有一座略小的、方形的宫殿,也是祭祀皇天上帝的,作用与祈年殿有什么不同还没搞懂。

天坛里面的主体建筑是被一条笔直的、路中心线有凸起甬道的神道连接在一起的。过了祈年殿再向前就是圜丘和回音壁。圜丘追求的显然是广博而浩瀚的感觉,其侧矗立的用于夜间照明的长灯杆非常显眼,与周围的矮墙形成鲜明对比。最让人不齿的就是很多人傻兮兮地站在圜丘第三层正中央的天心石上面拍照。且不说你站在封建皇帝颇有迷信色彩的祭祀场所里做出这样的姿势根本就得不到祈求美好事物的结果,就算是你确实相信这种仪式,那种轻佻放浪的态度也让人无法容忍。我对皇帝们没有什么特殊的好感,但看到他们存在时奉为至圣之所的祭坛被这样一群乌七八糟的游客亵渎着,心下实在为他们鸣不平。公园管理处或者应该干脆封了圜丘,让那些傻货不再有染指的可能。

再前面就是回音壁,我认为还有很远的路,所以没留意竟然没有进去看看。不过,假使进去了,看到的也不外乎一群傻货在对着墙壁大声聒噪的场景。

我由北至南到了南门,再向西走,看了神乐府(里面的院子是侵华日军在北京的细菌战试验基地)、几个小花园,就又从新到了北门的起点。斋宫正在封闭维修,无缘得见,不过从外围护城河的设置上来看,似乎很像一个缩小版的紫禁城。

这座雄壮的建筑群,至今已经存在了近600年,饱经沧桑战乱,今天依然郁郁葱葱,预示着我国祚长远昌盛。同时它已经成为周围群众休息娱乐的好场所。在天坛里面自娱自乐的周围老百姓大概比游客还要多。有人下棋,有人闲聊,有人放风筝,有人练功夫,还有人习练乐器,引吭高歌,或者京剧里的吊嗓子,总之五花八门。最让我惊异的是里面的乐器演奏,俨然专业水平。我坐在一位笛子演奏者旁边,听了20多分钟悠扬的笛声,叹服北京积淀的厚重、人才的广博、文化的包容,也叹服这沧桑的古老建筑能在这崭新的时代发挥出它新的功用。在这深秋的傍晚,还有什么比一群快乐的音乐家们在自然与人类文明深刻交融的地方自由地演奏音乐更美妙的?这一幕的确是能令皇天上帝满意的和谐图景。

转自:http://dht-csrc.spaces.live.com/blog/cns!cb72becd10922bc7!517.entry2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