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天坛游记 |
[游记]五一天坛游记 |
2007-09-04 sina.com.cn |
五一游天坛,这显然不是北京人该干的事儿。 带着个MM,捎个灯泡,或者我给人家当灯泡,显然也不是我该干的事儿。 工作之外,居然不与别人斗嘴斗到死,显然是我实在没兴致。 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去了天坛。 到了天坛西门,一进门,颇感惊讶。 在我的想象中,这里应该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举袖如云、挥汗如雨、车载斗量、川流不息、熙熙攘攘…… 结果,跟我的msnspace差不多,门可罗雀。 天气不是很好,灰蒙蒙的,不过浑浊的空气到也隔住了太阳。走在公园的路上,感觉很安静,绿绿的树,空空的路,懒懒的鸟鸣,身体和精神都感觉很放松。 小时候来过天坛很多次,一直没什么感觉,印象里只是比较远距离的遛弯而已。 看来人对外界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还是受自己内心的影响。那些唯心派的人也不是全无道理。 进门右转,走过在装修的斋宫,左转,右转,过三重门,左转,奔圜丘和回音壁,闪过一片树,傻了…… 本以为会在公园门口见到的景象,终于在这里见到了,人,很多人…… 排队,一步一步蹭进去。 以前来的时候,总要跑到圜丘中间的地方去感觉一下扩音的效果,不过那时候总是什么也觉不出来。而现在,中心那块凸起的石头上站满了人,在那里喊,心理觉得很好笑,很凄凉的那种好笑。 本来那是皇帝站的地方,加上些物理原理,显示皇帝的神性。百姓,甚至文武百官,甚至皇亲国戚,对那里都该是敬畏的,而今,却被我们随意踩在脚下。人民翻身了?还是我们没有信仰和敬畏之心了? 回音壁,惨不忍睹,刻满了字。现在有栏杆了,我记得小时候这里是没有栏杆的,但是眼前很多人还是或翻或钻了过去。 这里,市中心,不,首都的中心,短短的几十米回音壁,千疮百孔。 难道这才能代表人民自由了?封建专制被推翻了? 独自走在丹陛街上,想象着皇帝祭天时走过的情景:右边走皇帝,左边走大臣,中间走天。 走在丹陛街上步步登高,而心中的敬畏之情愈发强烈,仿佛穿越时空,真的参与到一次祭祀当中。 忠与孝,皇帝尚且如此,而今普通人似乎已经都抛开了。我们破除迷信,不再相信什么前生后世,不再担心因果报应。失去了敬畏之心,人就变得肆无忌惮。比如几乎每处古迹都能见到的各种“艺术创作”。那些本该刻人骨铭人心的语言都刻在了墙上、柱子上,也这种缺德的誓言居然也会有人相信,或者本来就没人信,逢场作戏而已。 祈年殿,很多很多的柱子,各种各种的象征意义。 而我们今天的建筑…… 当一栋栋西式的建筑拔地而起,甚至就与故宫、天坛遥望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底蕴在哪里?我们的历史传统在哪里?我们曾经灿烂的艺术在哪里? 期待轮回。 此愿恐落得如宗泽,只能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6bc3f8010009q32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