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城九坛之天坛(1) 游记攻略 |
[游记]京城九坛之天坛(1) 游记攻略 |
2008-01-05 ctrip.com |
清晨06:00.我来到天坛新东门(所谓新,相对东天门而言)。 天坛是京城九坛之一。 九坛是明清两个朝代帝后进行祭祀的场所。 九座祭坛是: 天坛(今天坛公园圜丘坛) 地坛 朝日坛 夕月坛 社稷坛(今中山公园) 祈谷坛(今天坛公园祈年殿) 太岁坛(今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先农坛 先蚕坛(今北海幼儿园) (鸟瞰天坛) [转帖]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徵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除祈谷坛和圜丘坛之外,天坛还有两组与众不同的建筑群,即斋宫和神乐署。 斋宫实际是座小皇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也有城河围护。 神乐署则是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署衙的位置在外坛西部,与斋宫隔墙相邻,是一组标准的衙署建筑。 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进入天坛,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据统计,天坛仅古柏就有4000株。 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东西两墙的南段相对开有两座门:东曰泰元门;西曰广利门。祈谷坛和圜丘坛之间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东西横墙上开两座门:西面的三座门与东面的成贞门。 (游览图) 我是从新东门进人天坛公园,南行不远就看到内坛的东天门: (东天门) 沿着内坛东墙内的甬道继续南行,穿过横墙上后开的随墙角门,看到东墙南段的泰元门: (泰元门) 泰元门的三个券门已被封堵了。 由泰元门折向西行,边行边看,不觉来到了内坛的南天门——昭亨门: (昭亨门) 圜丘坛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称北天门;东门称东天门;西门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亨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 待续。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372842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