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坛 |
[游记]天坛 |
2008-05-22 baidu.com |
北京游3 天坛一日游 4月11日,逛了天坛后,临时在车公庄旁边得商品批发市场买了风铃送李凡那对新婚夫妻。没想到瞎逛也给我逛到批发市场,更没想到李凡办公的地方就死旁边的大厦。小玩意居然花了我55元,想起06年中秋节他从日本带来送我的糕点和玩意,我一直没忘他的这份友谊。 交通:在东直门转地铁,到天坛北门下即可。 从北门地铁站出来,绕着一堵环形墙一直走,我隐约感觉到那是天坛的外围――还没走到入口那堵墙就把脚累了。通票35元/人,讲解器和故宫一样的收费:10元/个,加100元押金。 线路:北门-祁年殿-丹陛桥-皇穹宇(回音壁)-圆丘-南门 天坛总面积273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故宫,主要用于祭天。从明朝永乐帝第一次在此祭天,到清朝光绪帝为止,也就是1420年~1908年,近五百年里,一共有23位皇帝在此祭天。除了祭天外,每遇皇家大事(皇帝即位、皇子诞生、册封皇后等)、国家大事(罪臣反叛、外虏入侵、自然灾害等)都会在天坛举行相关仪式。 根据《史记》记载,中国祭天的仪式从公元前2600年就有了。而封禅则从秦始皇开始,他自认为胜过三皇五帝,于是公元前221年登泰山封禅立碑,唐宋皇帝也曾登泰山封禅拜天地,并设祭坛于国都。 走进北门,是以条很长的笔直通道,路两边是大片的绿地,树木苍翠挺拔,不少人在健身。天坛的柏树有六万多棵,构成祭祀的肃穆环境。走到尽头右拐往祈年殿,殿前一大片空地,有几个人穿着少数民族服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老外乐着情不自禁舞动了手脚。 近距离接触祈年殿时,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终于看到你了,终于从南“走”到你跟前了。祈年殿在1889年8月24日的夜晚遭雷击,烧了一天一夜后基本毁了。现在看到的是光绪命人于1891年重建的,1896年完工。原名大亨殿,祈年是乾隆1750年给换的名。有意思的是,殿里4根龙井柱,12根檐柱,12根进柱,加起来28根,对应周天28星宿。
|
转自:http://hi.baidu.com/%B4%B0%B1%DF%CF%F2%C8%D5%BF%FB/blog/item/ef03aef2f45f8416b07ec5f0.html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