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天坛心灵札记 |
[游记]走天坛心灵札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最终相机还是毫无悬念的作了摆设,挂在我的脖子上陪我走了一路看了一路,而这座喧闹也好幽静也罢的园子,最终还是透过我的眼睛印在心里,而不是那张2个G的SD卡上。记得后来在圆丘上马哥问我,你怎么不拍了?我说不想拍了,不知道为什么,回答得有点迷惘。但其实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这一次的天坛之行,我注定是要用手指敲击键盘记录下我一路的心情,而并非那些大大小小的光和影。 具体的路线和对话似乎都已经遗忘,只记得在祈年殿的时候福气和我们告别,说她不喜欢和很多人一起游完,我们剩下四个人走走停停,时而拍点照片,是马哥和舒杨,我一直都在无意识中度过,只是不时看看四个人是不是都在,停下来等等正在拍照的马哥,时而帮他拍点照片留念,还有就是和每个人聊天。 休息的时候知道了舒杨家在天水,这让我着实兴奋不少,连忙和他讨论出游甘肃的攻略路线,得到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兰州到敦煌一定要火车,可以沿途看看大漠的风景,回到兰州的时候要去西宁看青海湖,用一天时间围着走一圈看,去西宁要从兰州而不要从敦煌出发,看起来绕远实则省了时间,因为敦煌到西宁的路很不好走等等。我定在了明年五月底端午前后完成这趟出游,舒杨又告诉我时间很完美,那时候天气最好。十几分钟的讨论让我开心的蹦蹦跳跳,兴奋的仿佛就要背起行囊出发。 走完西门附近的神乐蜀和斋宫,马哥也向我们告别,从西门走出了天坛,剩下的三个人走小路折回北门。在西门附近靠近内坛围墙的地方我们遇见了两个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个吹笛子,另一个听着。椅子旁边是一颗参天大树,对面是草坪和树林,两个老人旁边还摆放着笙,看样子刚才也拿起来演奏过。周围人很少,笛子悠扬深远的声音回荡在四周,两个老人都很陶醉。我们停下来听了一会儿,舒杨还拍了照片,对我们说这张照片要起名字为“知音”,他说那场景让他想起于伯牙和钟子期。 后来还去了双环万寿亭,沿着小路一路走出北门,彼时下午五点多,街道上已经开始有点喧闹了,到处都是准备回家和出门买菜的人,和方才一路的不食人间烟火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到对面的“老瓷器口豆汁店”小憩,舒杨跃跃欲试的尝试了老北京的豆汁,我们问喝得惯嘛?舒杨说还行啊,没那么难喝。我和Grandia则一人要了一碗杂碎汤,Grandia却只喝汤不吃下水,被我鄙视为严重浪费。我是连汤带下水全吃了,觉得比卤煮好吃。老北京的小吃譬如炒肝、杂碎汤、爆肚和卤煮,吃的就是这下水,这才是老北京所津津乐道的,只喝汤还吃个什么劲啊。 我们在小店门口分手,舒杨往东,我和Grandia往西。坐在车上的时候我看着窗外夕阳映衬下的树枝,忽然感到莫名其妙的失落,一点点而已,那是仍然对黄昏的不适应。从小我就讨厌在这个时候结束,无论结束什么,忽然停下了手中的事一个人孤立无援的面对满天黄昏和街道上的喧闹,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回到现实,刚才的快乐与忘我全部消失,只有渐渐落下的夕阳和行色匆匆的路人,我不知要怎样度过,还是不可避免的不知所措,只是这种无措已经不会再那么明显的表现出来。生活还是周而复始着,每天所做的事情也不过就那么几件,有时候让自己跳出想想,其实世界都那么可笑。所幸的是明天就要上班了,我依然可以让自己陷入无法避免的工作惯性,以此获得一些简单的快乐。纠结了这么多年,我是真的厌倦了一切复杂和压力,到现在对自己的生活只要求简单,简单的快乐就好,顺其自然就好,我再也不想顶着任何压力活着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63f4001008xop.html3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