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正阳门箭楼 |
[游记]正阳门箭楼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何平 > 日志 > 旧影新照 2007-11-17 | 正阳门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老北京的象征,也是北京内城九门中最南正中之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三里处营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前身。城周60里,辟11门,南正中之门为丽正门(元代时此门为丽正门),当时只有城楼。明灭元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 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0.8公里,丽正门则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仍称丽正门,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改名正阳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此时建成。箭楼占地面积 2147平方米,为一座砖砌壁垒式建筑。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上下共四层,南楼北厦;南侧面阔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者,因为此门仅供皇帝出入之用,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唯一一座有门洞的箭楼。 上图:民国初年(20世纪10年代)从正南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正阳门箭楼;画面中的人物有穿制服的,也有留大辫子的;箭楼显得很新,是因为在战火废墟上刚刚建成不久;牌楼上“正阳桥”的匾额仍是满汉文,这座牌楼是一座五间、六柱、五楼柱出头式木牌楼,所以也叫五牌楼;箭楼的匾额依稀可辨也是满汉文。在北京,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城门箭楼上都没有匾额,只有正阳门箭楼上有满、汉文匾额.
|
转自:http://hphpg.blog.sohu.com/70773187.html2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