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市 |
[游记]北京市 |
2008-06-27 auyou.cn |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是2001年12月10日由国土资源部批准,2002年2月28日正式授牌的全国唯一以硅化木为主体伯国家地质公园。她座落在“夏都”延庆的东北部山区,距北京100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地质景观独特,自然人文景点众多,含概燕山天池、云龙山、滴水壶、乌龙峡谷中心区和一个大滩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集科考、科普、休闲度假、民俗旅游、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场所。 地址: 延庆县千家店镇,距北京100公里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夏都延庆县境内白河两岸,距离市区100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内含5个景区和众多地质人文自然景观,是全国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 乘车路线: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有夏都之称的延庆县白河两岸,距离北京市区100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内含5个景区和众多地质人文自然景观,是全国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内有着丰富而宝贵的地质遗迹,目前确立的保护地共有20多处,其中的古木化石群、动植物化石点、海相沉积遗迹、构造形迹、地貌景观等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并遗留下来的,最早与最近的地质遗迹形成时间跨度达到20亿年。硅化木主要分布在该县千家镇下德龙湾村附近,位于距今1.4亿年左右的侏罗纪火山沉积盆地中,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地埋藏木化石群,是研究北京乃至华北地区中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佐证。目前出露地表的硅化木化石有57株,质地坚硬,纹理清晰,一般直径0.6米~1.5米,最粗达2.5米,最长15米。 地质公园内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水帘洞式的滴水壶,集碧溪、怪石、青山幽谷为一川的乌龙峡谷,具有“高峡平湖”美誉的燕山天池,以及众多岩性岩相、构造形迹及溶蚀地貌等地质遗迹景观,再配以古老沧桑的燕长城、典雅古朴的古家山寨、清新别致的朝阳寺、林木茂盛的大滩自然生态保护区,构成了一个天然、优美、资源多样的地质资源公园。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延庆县东北部的白河两岸,四面环山。西南距延庆县城约30km,距北京城约100km。公园沿白河两岸,东西长26km,南北宽6~8km,总面积约226km2,以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统硅化木为特征。延庆硅化木化石产在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中,目前裸露地表的硅化木有57株,化石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年轮宽窄可辩。其表面多呈浅褐黄色或灰白色,新鲜切面多为灰黑色,其形态象树干被锯断的树桩,一般直径0.6~1.5m,最大直径为2.5m,多垂直于地面,露出地面一般高0.4~0.5m,最高可达1m,只有少量横卧或倾斜,最长达15m。地质公园西侧白河堡水库之北东边村一带及白河堡水库库东600m处,有零星硅化木,地层也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位于花盆村东1.5km处,赋存动植物化石地层的岩性是上侏罗统土城子组灰绿色细砂岩。同时还有双壳类动物化石,主要有禄丰珠蚌、葛氏珠蚌、蒙阴蚌等,尤以珠蚌属为主。化石形态各异,单、双壳都有,壳瓣一般保存较完整。延庆硅化木群具有数量多,保存完整等特点,特别是该木化石群全部产于原生层位,是东部交通便利地区成片保存硅化木唯一的产地。除此以外,地质公园还有动植物化石类、地貌景观、构造形迹、矿产遗迹、水文景观、自然生态旅游地、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等。 这个地质公园于2001年12月10日由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位于有夏 都之称的延庆县白河两岸,距离北京市区100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 内含5个景区和众多地质人文自然景观,是全国唯一以典型、稀有、珍 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 延庆硅化木主要分布在该县千家镇下德龙湾村附近,生于距今1.4 亿年左右的侏罗纪火山沉积盆地中,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原地埋藏木化石群,是研究北京乃至华北地区中生代地质历史时 期古地理、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佐证。该化石群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20 世纪80年代才引起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近些年来,延庆县对木 化石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目前出露地表的硅化木化石有57株,质地 坚硬,纹理清晰,一般直径0.6米~1.5米,最粗达2.5米,最长15米。 据介绍,大约距今8亿~18.5亿年间,园区与整个华北地区一样是 一片汪洋大海,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了巨厚的海相沉积层。之后,海 水退出,陆地上升,到了距今两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时代,动植物发育, 火山活动强烈,古地理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火山喷发时,这些高大的树 木被火山碎屑快速掩埋,经硅化与变质作用,生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坚 硬木化石。 硅化木又称古树化石、木化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1·5亿多年前侏罗纪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15种以上古乔木的遗骸。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地质变迁,树木物质与外界硅化物发生置换反应,使得这些古树硅化成了坚硬发亮的石头,经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又露出地面而形成。硅化木树形石身,年轮清晰,大小不等,颜色各异。 硅化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不可再得的远古瑰宝,它是亿万年地质变迁和物种衍化的历史见证,对科学家研究地球物理、古代气候、古生物、生命的起源和变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它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 硅化木主要生成于中生代时期,以侏罗纪、白垩纪最多。从我国1:200000区域地质图资料分析,全国各省均有侏罗纪、白垩纪的分布,因此硅化木的地理分布范围应当遍及各省。人为的异地硅化木,由于某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花卉奇石市场,处处都有硅化木的踪迹。 硅化木大面积完整地保存下来,在世界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亚历桑纳州和我国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和木垒三县境内,以奇台县最多。在这三县境内,目前已发现硅化木点16处。其中奇台县境内的石树沟最为突出,在11·65平方公里面积范围内,裸露于地表的硅化木多达近千株。这是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据介绍,1985年被新疆林业科研人员偶然发现的这一珍贵古生化资源,“范围之大,集中数量之多,国内罕见”,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硅化木群的规模。中科院高级工程师崔贵海考证后认为,这片奇特的远古森林大约是侏罗纪时期的松柏、苏铁、银杏等古乔木和古蕨类植物。 |
转自:http://www.auyou.cn/experienceinfo-1889.html7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