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三看之一:丽江的店铺

[游记]丽江三看之一:丽江的店铺

2007-08-30    3608.com

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丽江古城,很多人都对满城的流水感到惊讶和神奇。有人撰文,说丽江是一座活的水城。从广场上那呀呀做声的大水车,到穿堂入户的千百条水流,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古老水井,无一不在向游客炫耀古城水的文化。确实,丽江是建在水上的。它以水为笔,勾勒出城市的骨骼,以水为墨,充实了城市的灵魂,以水为琴,弹拨出城市的乐章。在古城里,水是活的,无时不发出欢快的笑声。能听懂水在欢笑的,除了细心的游客,还有满城的数百座姿态各异的桥,桥边有些年代的树,树上刚刚飞来的鸟……
我走上小桥,走在水边,走过水井,确实感到丽江,确实像一位刚刚沐浴过的姑娘。街道是姑娘冰清玉洁的身躯,溪流是姑娘青春迸发的血脉,垂柳是姑娘飘柔的长发,水井是姑娘深邃的眸子。可是,仔细琢磨,水并不是姑娘的灵魂。丽江的魂,是纳西人凝聚在街道上的那种文化底蕴,那种看似不事雕琢,其实颇具匠心的文化显露。犹如饱读诗书的文人一样,其文化涵养,往往就在这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在一个眼神之间。
走过了太多的旅游胜地,见惯了太多的风景名胜,任何景点都可以看到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不过,这些店铺,无论是布置的格局,还是陈设的商品,似乎都有点大同小异。纺织品是蜡染,玉石器是手镯,服装除了上面的字略有差异外,连颜色式样都相差无几。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地域特点,那也是大山里卖药材,大海边卖珍珠,给人看上去有点牵强附会,可又无可指责。
丽江的街道,也是店铺林立,尽管也时时处处都在瞄准游客的口袋,可似乎在漫不经心地过程中,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
说起丽江文化,首先当推纳西族的东巴文字,这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店铺里卖手绘T恤衫,上面用生动神秘的东巴文,写上祝福,写出心愿。看守店铺的,有的戴着眼镜,有的披着长发,年老的汉子,年轻的姑娘,都旁若无人地坐在门口,用不退色的纺织染料作画。这些画,常常寥寥几笔,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信息。在人们追求个性的当今,穿一件手绘衫,绝对的独一无二。店铺开着,画笔动着,样品摆着,游客立等可取,全城统一价,35元,连衣服带作品,物质伴精神,给人带走了丽江的特色与神韵。
书店是文化的集中载体,丽江城的书店,门脸都不大。但是,最讲究,也是最有特色的,大约是书店的招牌。招牌大都是原木锯开,粗糙得连树皮都没剥掉,可上面的字,却绝对很有功底。有篆刻,有阳文,有轮廓勾画,有铁划银钩,一问,还大都出于主人的手笔。进门后,没有常见铝合金玻璃,看不见俗气的大红大绿,在几乎有些晦暗的粗犷书架上,陈列的书却是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进门来,耳畔一种若有若无的音乐,甚至还飘拂着一种时隐时现的檀香,让人很快忘了外面的世界。除了最后交钱,是没人前来打搅的。
还有一些木刻店,满墙都是作品。有丽江街景,有名人头像,有玉龙雪山远眺,有三江并流山水。店主人坐在一旁,专心地用刻刀创作新作,对进店的客人似乎有点熟视无睹。一个来过多次的游客看中了一幅,店主人不得不停下来与之讨价还价。客人叫道:“我上次来你这里,每幅不过几十元,时间才过两三年,你的标价为什么翻了几番?”店主人不慌不忙回答:“你上次来的时候,我才不过是个匠人,过了两三年,我都成艺术家了,这作品能一个价吗?”
是不是艺术家,这可能需要时间和行家来判断,但是,木刻店的主人一把刻刀,游走在空白的木版上,除了腹稿,没有任何参考。这些画,仔细品味,还真有点高原的粗线条风格。到底应该卖多少钱,恐怕物价局都不好掺乎了。买家卖家,斗智斗勇,看谁胜在最后。
在琳琅满目的店铺中,最能袢留脚步的,还是那些摆满了纪念品的小铺子。在这里,有磨得发亮的黄铜水烟袋,有卷了书页的《毛主席语录》,甚至还有外表灰暗的袁大头。无论真假,各个时期的历史似乎都在这里沉淀下来。这些已经成为古玩的历史载体,随意摆着,如果你感兴趣,打听价格,店主常常会报出一个高得离奇的数字。假如你走人,店主就会慷慨降价。你还没有买的意思,对方就会要你出价。即使你出的价格低得离谱,可买卖就在这种离谱的讨价还价中成交。这时候,货物的真假似乎都不在双方的考虑范围之内,生意做成了,这就应该皆大欢喜。
丽江的店铺,最多的大概是木雕。这些造型各异的木雕,有的写实,老虎虎视眈眈,大象健壮敦厚,猴机敏,狗顽皮;有的写意,少女的婀娜身材,老人的飘逸长须,接吻者的唇,拥抱者的臂,都夸张得让人惊讶。这些大小不一的作品,装点得店铺琳琅满目。很令人纳闷的是,有的店铺似乎无人看守,只是在门口用粉笔写上一个手机号码,说有事请打电话。这里,似乎到了礼仪谦让的君子之国。
夹杂在小巷中的,是招牌不醒目,设施很一般的民居客栈。丽江城里绝大部分是纳西族人,纳西人的小院与北京的四合院有点相似。进门,是看似不大的小院,可穿过照壁,后面还有院落。院子里现代的是瓷砖镶嵌,古朴的用卵石铺地,除了花草,没有任何杂乱物品。但是,客栈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低廉的价格,一张床位才20元,被褥干净得洁白,床铺柔软得疏松,常常让那些自费或者发古之幽情的游客乐不思蜀。
尤其让人纳闷的是,丽江的西餐与当地小吃同样地道。同样古朴的装饰,可招牌上却用中英文写着咖啡、比萨饼、沙拉等名目。走进店里,咖啡是现磨现煮,比萨饼刚刚出炉,金发碧眼的老外直竖大拇指,饱经风霜的当地人却是回头客。导游介绍,这些店的老板很多都是真正的老外,原料和味道都很讲究。来丽江的有很多国外游客,西餐店就是针对这部分市场。后来,国人也接受西餐,以至出现了西餐店里的中国人成群,中餐馆里反而外国人聚餐。丽江古城不设城门,对一切外来文化都敢于吸收,而且善于理解。大概正是因为这种兼收并蓄的胸怀,才营造出古城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丽江因此也与时俱进,一直充满了勃勃生机。
丽江古城,最喧闹的门店大概要算纳西古乐会了。一伙须发皆白的纳西族老人,弹奏着最古老大乐曲,时而激越,时而忧伤,随着门外的潺潺流水,诉说着丽江的过去和未来。这里的门票很贵,座位好一点的要价百元,但还是常常供不应求,需要提前买票。人们走过了凝聚着纳西文化底蕴的街道,逛过了散发着纳西历史韵味的店铺,再来欣赏千百年前的纳西人创作的纳西古乐,就感到浑身都浸泡在浓浓的丽江文化的美酒里,让自己醉得一塌糊涂,似乎这才感觉不虚此行。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2-27/103528483.html1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