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行记之丽江() |
[游记]云南行记之丽江() |
2007-09-01 ulolo.com |
云南十八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饼子烧饵块; 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 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服装同穿戴; 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 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 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 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 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 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 二OO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至二OO三年元月三日 从小就向往着云南,想在阳春三月到“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去蝴蝶泉边欣赏由双香树引来的万千蝴蝶,想到美丽的泸沽湖畔与摩梭人同乐,想走进多姿多彩的西双版纳与傣族姑娘们一起感受泼水节的热情,想融入充满着神秘浪漫风情的香格里拉…… 2002年12月30日,我们乘座由广州飞往丽江的波音737客机开始了第一天的航程。出发的那天,广州的天气是阴阴冷冷的,整个天空被薄雾浓云笼罩着,连带着我的心情也似乎被云层压抑着,从窗口望去,除了白茫茫还是白茫茫……然而,随着飞机在云层上快速地穿梭,在进入云贵高原地界之后,景象瞬即变得开阔,如镜清空中悬浮着几朵如丝绢般云朵,往下是不断绵延的山群,一望无际的青翠顿时令我心旷神怡起来…… 丽江——接触云南的第一站便是有着800多年历史令许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古城丽江。 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她西枕狮山,北依象眼山,周围青山环绕,泉水潺潺穿巷走院,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又称大研镇。丽江以其建筑布局科学著称于世,云南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大地震,整个丽江县城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但古城却丝毫未损,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瑰宝。据说古城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她虽然没有城墙,但如果一个陌生人进入古城的四方街,而对她的布局一无所知的话,那很有可能会被困在城内,不得而出。这里透露个小小的秘诀吧——“顺水进城,逆水出城”,有机会的话,不妨一试。 还未入城,已经可以在车上欣赏到碧空之下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的英姿。玉龙雪山在云南境内并不是最高的雪山,但却是最美丽的,她的主峰形似一把展开的扇子,故名“扇子陡”,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座未曾被人类所征服的处女峰,因为它的气候变化之大、岩石结构之特殊令每一个攀登爱好者都无功而返。我相信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扇子陡”一年之中只有最多半个到一个月的时间完全露面,其余的时间它都只会把自己深深地藏在云层之中,所以当地有“贵人到,雪山笑开颜”的说法。而今天的玉龙雪山似乎感受到了贵人的到来,向我们展开了她美丽的笑颜。 吃罢午饭,带着对豆苗汤的无穷回味,我们开始了对玉泉公园的游览。公园内的黑龙潭贮存着由白水河流入的水,一年四季清洌如镜,蓝天、白云、雪山、绿树、红花、亭台、石桥都能在这面天然镜中一览无遗,连水底鱼儿的色泽、种类以及它们在水底的倒影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更绝的是一处珍珠泉,只要游人在岸边拍掌、跺脚、唱歌或是顺手扔一枚硬币下去,它便会回应似的冒起一串串如珍珠般的泡泡,煞是好看。究其奥妙,原来与这里的地壳结构有关,因为某种原因令湖底产生了一条裂缝,就如同深山峡谷一样,会对声音产生共鸣而出现回音,这大概又是大自然造物的奇妙所在吧。 离开珍珠泉,来到“解脱林”版楼,这儿除了出售一些纳西族人的手工艺品之外,更陈列着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属于纳西族人自己的文字——东巴古文。纳西族人拥有自己的文化——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和东巴音乐舞蹈,这在少数民族来说是少有的。 纳西族女子的服装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披星戴月”,即头顶着一圈银铸的圆片,身后挂着一串月牙状的银片,走动起来叮叮咚咚的响,别有一番韵味。纳西族与现代瘦身为美的流行背道而驰,他们以胖为美,男的就称“胖金哥”,女的就叫“胖金妹”,所以来到丽江,你只需以此称呼当地的族人,他们便会很是受用的。就连我们其中的一位同事都被当地的一位胖金妹认定,他在丽江最少值五六十万,直惹得我们有志一同地想把他给留下享福了。因为在纳西族是女子当家,男子在这儿是很幸福的,他们一生中只需要做七件事情——“琴棋书画烟酒茶”,如果你有幸是位胖金哥且未论及婚嫁,那不妨到丽江来定居吧。 高山流水=雪山清秀?没错,这就是悬挂在云南名楼“五凤楼”大门前的牌匾上所书的四个字,同样四个字,两种意思,完全视乎个人的认知,我不禁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书法的博大精深而感叹。 踏入大门,迎入眼帘的是几株含苞待放的梅花,在介绍完当地的传奇英雄人物之后,我们一行被邀请至内室品玉龙雪山下独有的“玉龙雪茶”。据说每一次国家领导人来了,都是用这儿的茶接待的。能言善道的胖金妹大致介绍过茶的功效之后,我们便开始品茶。第一道茶便是玉龙雪茶,不知是因为高原的压力太大以致水不能达到沸点还是丽江的水呈碱性的缘故,就近地端着茶杯,我却闻不到茶的香味。但茶一入口,苦的感觉马上占据了整个口腔,然而正如胖金妹所言,几秒钟之后,一阵醇醇地甘甜便随着唾液由舌尖一直滑到喉咙,也奇妙地驱走了由高原空气带来的燥热。接下来的三道茶留给我的感觉远比不上第一道来得回味,也就此略过了。短短的半小时,眨眼便过,带着些许留恋,我们走出玉泉公园,开始迈入四方街。 四方街作为古城的中心,自然热闹非凡。城门的入口处,两只硕大的水车卷起来自玉河的泉水,也带起了每个游人对古城悠久历史探索的热情。四方街的街道全由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睛不扬尘,雨不积水,潺潺流水分东、西、中三股流入古城,随街绕巷,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形成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独特风貌,难怪会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走在古城内,欣赏着古色古香的土木瓦顶房舍建筑,感受着安宁详和的气氛,宛如回到了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在这儿,你可以很容易地挑选到做工精细的纳西族手工艺品,每一件都是纳西族人的精心制作,如仿古铜锁、铜火锅、铜酒杯、木制餐具以及手缝的民族服饰等等。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与淳朴好客的纳西人一起跳起他们独有的东巴舞。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木氏土司的故居——木府。木氏土司对花的喜爱程度非常人所及,府内最多的就是花草树木,令古老的府邸不至于空洞沉闷,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带着对木府建筑构造之巧妙的赞叹,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攀上了木府的最高处,在这儿整个丽江古城都被纳入眼帘,极目远眺,玉龙雪山在夕阳的笼罩下,像害羞的少女般渐渐地掩起她美丽的面容…… 晚间的节目是在古城内欣赏由宣科老前辈解说合并十几位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演奏的纳西洞经古乐。纳西古乐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走在古城的街道几乎处处可闻古乐声。 正式开始奏乐之前由宣科老前辈自报家门,介绍古乐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古乐代代相传,但人却有生老病死,演奏席上有不能坐满的情景,那是因为纳西族人认为同伴的灵魂还在,他们还会和大家一起奏乐。 演奏正式开始,《满江红》、《浪滔沙》、《水龙吟》等名词好曲一首首地真真切切地在耳边不断萦绕。入情入理的解说加上技艺娴熟的演奏,使得古乐更加引人入胜,一日来的疲倦就在这悠扬的乐声中慢慢褪尽。陶醉了近三个小时,我们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入住丽江宾馆。 2002年12月31日,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大早起来,似乎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兴奋的,因为大家总算可以与玉龙雪山去做最亲密的接触了。一点一点地接近雪山脚了,即使隔着一层车窗,我们都能感受到来自雪山的寒意,大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然而,世事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当被告知登山的索道因为大风而停止运作时,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如愿以偿地近距离接触玉龙雪山,大家都像被一通冰水由头浇到了脚。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带着遗憾往雪山下的白水河一游。 白水河的水来自玉龙雪山,常年清沏见底,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如果想财运滚滚来的话,就要到白水河洗洗手。依言把手放进河中,感受那透骨的冰冷,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小时候,那时故乡每到这个季节也会下雪,而且会结起一层厚厚的冰,每到那时我便会和一些同龄的孩子在冰天雪地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直到玩得两手通红,全身湿透才肯回家…… 夜幕又降临了,2002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少数民族同胞们会在四方街举行他们特有的迎新年篝火晚会。我们不远千里的到来,肯定不会错过这样一个盛会的。到达四方街的中心时,篝火已经燃烧了起来,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圈,正欢快地跳着少数民族舞蹈。火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着每个人的身心,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家都被深深地感染着,脚步也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移动,最后几乎每一个人都加入了舞动着的人群中,舞圈由最初的一圈变成了两圈、三圈,火越焰越烈,人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当我们中途停下来小憩时,几名身藏袍的藏族人大声地哟喝着,踩着“跳锅庄”舞步,挥动着长袖加入了跳动的人群,让人不禁感叹,藏族人的热情果然是少数民族之最。 古城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导游提议请我们去酒吧街坐坐,我与几位同事欣然前往。古城的酒吧街依水而建,如三五个知己相约在这儿聚会,便真正应了“花前月下”“杨柳岸”的意境。我们去的酒吧有一个挺浪漫的名字——“樱花屋”。樱花屋的布局虽然不是很特别,但她却有一个特别的服务,那便是顾客留言本。(在这里我可要声明,这不是顾客意见本。)每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都可以在游览完丽江之后在留言本上留下自己的心情,在一页薄薄的纸上任你抒发你的喜怒哀乐,高兴的话,还可以把旅途中拍下的照片留下来,以供下一批过客欣赏。我们一行七人坐在樱花屋的阁楼中,懒懒地听着悠扬的纯音乐,慢慢地发掘着顾客留言本里的新奇事物,细细地品着浓淡适中的青梅酒,深深地汲取着碳火带来的温暖,漫无边际地聊着与旅游相关的话题,一切的一切都是令人那么陶醉,真希望时间就此停留……
|
转自:http://hailancat.u.ulolo.com/journal/wodeliuji/1445/nojs2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