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居寺的前世今生

[游记]云居寺的前世今生

2007-07-24    tuniu.com

今生
第一次听说“云居寺”这个名字竟出自德格印经院的一位喇嘛之口,这让我有些惭愧。这正好象通过远方一位朋友的介绍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却发现这位新朋友一直都是住在隔壁的邻居。
从四川回来,便禁不住要到云居寺去看看。
云居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站立山门之前,首先看到的是山门一侧排列整齐的从1983年到2000年各界政要来寺访问的巨幅照片。我依次观来,不禁哑笑:建于堂世宗贞观五年的云居寺,说来也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却拿出不过二十年的政治外衣来彰显自己,实在让人觉得浅薄。就好象一位百年的道人为迎合世俗而去穿上一身笔挺的西装和一双高档的皮鞋,断然不知那花白的胡须底下和脱离世俗的修为才是自己的风采所在。
然而云居寺终究是云居寺,即使被人强行的赋予了浅薄,还是可以从中透出些历史的。那近二十幅政要巨照,从86年开始,之前的三年里都是黑白拍摄,而之后的均为彩色,揭示着我国年轻的胶片史。
摒弃外表,院落里的,才是它的正身。我慢慢游走、细细观摩。
云居寺五院六殿,山门天王殿即为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奉弥勒佛,弥勒佛背后供韦驮菩萨,四大天王伫立两旁。韦驮菩萨双手合十,横杵于腕际,挺直站立。这种姿势表明该寺是十方丛林,对来客表示欢迎,云游僧人见到此种姿态的韦驮菩萨尽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寺内投宿挂单。还有一种姿势是一手执杵拄地,一手插腰。这种姿势表示此寺非接待之寺,不容冒进。
出天王殿进入第一进院落,正殿毗卢殿,供奉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光明普照”,所以又叫做“大日如来”,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来佛祖。
第三进正殿释迦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为佛教的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是古印度著名王族甘蔗王的后裔,父亲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迦殿又称大雄宝殿,多为汉传佛教寺庙中的主殿。
第四进正殿药王殿,供奉药师佛。第五进正殿弥陀殿,供奉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修行前是一位国王,学佛后,觉得佛法有种种好处,而在世上做人却有种种苦恼,因此抛弃王位,出家修行,法名法藏。法藏发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若诚心相信,并愿往极乐世界,只要念我的名号就可以去了”于是乎,“阿弥陀佛”成为人所众知、老少皆宜的佛家用语。其地位相当于藏传佛教里的六字真言。
最后一进正殿大悲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在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民间流诵着的“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道出了观世音与大悲殿的关系。由此,我联想到家中时常播颂的大悲咒应该是观世音菩萨的经文,找来一位僧人询问,果然不出所料。
游览至此,我突然生得疑问:为何最后一座殿宇不是大雄宝殿?再一琢磨,竟然发现大悲殿也并非云居寺的主殿,也就是说,云居寺没有主殿!
京城内外的寺庙大多数是属于汉传佛教,这些寺庙在宗教思想上有迎合世俗情趣的倾向,两大宗派禅宗与净土宗也是趋向两宗合一,所以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相差甚微,殿堂布局和供奉也都趋向程式、少有变化。逐个游览,你会发现,各庙宇最后一重正殿往往都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而这里却不同:六座殿宇气势相仿,居最后一进的大悲殿无非是因为民间与观世音菩萨的心理距离近些、求应多些才位居最后,却也香火平平,并无主殿的意思。那么缺少主殿威名和香火的云居寺是如何声名远扬,不断壮大的呢?
急匆匆的返过头来,仔细查看各个分殿里的史料展示,寻找云居寺的前世。
前世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提倡,至南北朝时期空前兴盛起来,凿窟造像,建塔筑寺,僧侣急剧增多。但是,佛教的无限制发展,也给社会造成某些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佛教便受排斥打击,佛教徒称之为“法难”。南北朝时期曾发生过两次法难,令佛教徒刻骨铭心:一次是在北魏太武帝时,一次在北周武帝时期。
“诸有佛图形象及佛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灭佛废佛,在佛教徒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担心法难再起,考虑如何保护佛经,使其历法难而不毁,长存于世。前朝儒家刻在石头上的“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经典给佛教徒以启示。
白带山一带有储量丰富的汉白玉矿藏,能够为刻经提供取之不尽的绝好材料。于是隋炀帝大业年间,慧思的弟子智泉寺僧静琬秉承师训,在白带山开创了石经刊刻事业。那时刻经的有佛寺僧人,也有俗人工匠。僧人刻经属宗教职责,俗人工匠,需花钱雇佣。当时雇佣的工匠民夫很多,加之静琬所率僧人,早上从山外的住处进入山间,荒山野岭中采石刻经劳作,晚上再出山返回住处。徒劳往返,很不方便,实在有必要营建寺院。但是,由于刻经的经费有限,没有余财,静琬只好作罢。直到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六月,山洪暴发,杖引溪上游西山处的两岸崩塌,将山林上千棵巨大的松柏抛入溪中,又随溪流漂到白带山下,静琬这才如愿以偿,创建了云居寺。后来由于刻经和皇家建筑对汉白玉的持续大量开采,云居寺显然已不足以满足采石营宿和管理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石窝村取而代之,云居寺才真正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佛寺。
悠悠千余年。云居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贯串一线的石经刊刻文化。其石经不仅成为了研究我国佛教典籍和佛教历史的重要文物,也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以及政治经济的重要文物。云居寺因此而得盛名。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4点12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40603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