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三陵之行(1) |
[游记]十三陵之行(1) |
2008-05-04 163.com |
十三陵之行(1) 设定了一系列的困难和可能遇到的情况之后,我们在有备的情况下于早上5:20就起床了。5:50准时到了天大的校车上,校车很好六点钟准时出发,七点一刻就到达了我们到北京的首站目的地——北京四惠桥。步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到达四惠桥地铁站,一人买了两块钱的票后就在地下转悠,到复兴门倒了2号线,然后又在换乘站倒了5号线,一番折腾之后于9:00到达了立水桥站。在那里等了大约十五分多钟,迎来了我们预定好的昌平22路,车费出乎我们意料的便宜,之后两块钱就可以到十三陵景区。我们有点吃惊,不过好多人也都是冲着十三陵去的,于是也就放心了。汽车在平稳地运行,我们都很高兴,尤其是对面坐着一个很像著名演员孙俪的女生,很是养眼......,谁知道,过了八达岭长城下来的高速路上,两块钱的车就显示出他应有的“性价比”来了——堵车,基本上开五分钟就要停一下,每停靠一次站,还要有人上来,我坐着还好,那些后上来的人,不知道还要站着目睹多少次堵车。我们只能耐心再耐心地慢慢等待。一个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在中午11点一刻多钟的时候,经过了石牌坊,我们到达了大宫门站。 过了下马碑后,就是大红门了。继续往前走,还不用买票。 很长的一段路,在明代是从石牌坊经大红门的一条通常的路,听王老师说,过去,这里是很荒凉的黄土地,可能唯有这样几个构筑物和建筑物限定出了一个雄伟的轴线序列,尤其是在视线上的相互渗透的关系是古代建筑群布局和设计的别具匠心之处。如今已经被开发成为了公园式的旅游景点,道路旁边新栽了杨树和柏树以及其他很多的植物。但是,对于空间的视线的干扰还有完整空间序列的片段性保留方式,都让我们多少感到失望。更加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在石牌坊居然为了给路让位,放在了路旁,而并不是轴线中心的位置。而且在这个原本应该完整的轴线上,竟然会可以从外面的公路上开进来车,有车道。在我们还在失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神路”的收费。学生票15块钱。我们以为进去之后就是进了陵区了,其实只有一小段。 在神路上拍到了一张这个大轴线序列的鸟瞰图。在经过了两个石望柱之后,进入了石像生的区域, 在经过了18对石像生之后,我们就看到了这个门,意味着“神道”旅游区的结束。我们一行往上走,朝朱棣的长陵和定陵走去。欲知如何下回分解。 还是先说说神路这段的感受吧,总之就是觉得比较失望。明朝陵寝建筑群中,最精华的部分,从石牌坊进入的那一段轴线序列和视线关系,在现代的旅游业的开发已经被肢解得很残缺了,只能考想象和很多有文化致力于文化保护的“愤青”的讲解去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让人心灵产生巨大的对生死的畏惧的差面。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就是还没进入神路的时候居然有那么多条的公路直接通道神路上来。原本6公里长的神路,被萎缩成了一个这样的东西,说实话,只能说是保留了它的形,但早已经丧失了它原有的灵魂。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改革的大潮,怎么允许一个偌大的旅游潜力很大的地方,不去开发和给游客提供很方便快捷的交通等的服务呢?景区要存活,就要去打通,毕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只能期待着,我们可以保留的多一些,拆掉的少一点吧。关于剩下的,我们以后再续.
|
转自:http://juxianxiao1986163.blog.163.com/blog/static/942010320084312416608/3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