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秀水龙吟峡 [游人游记] 名山大川作为游览胜地,不仅有迷人的自然景观,而且往往是千百年人文积淀的结果。拿这个观点看龙吟峡,或许它的古朴未凿谦恭地僻处一隅,更是其价值所在了。因为唯其如此,才给现代徐霞客们腾挪出了更为舒展的寻幽探胜的空间。何况它距车城十堰不过70公里,试问对于被车流尾气熏染得萎缩了的都市中人,到哪儿去找这么近便的一个可以呼吸呼吸山野空气的去处呢? 入郧县黄柿乡古墓村,下到龙吟峡口,最先引起游客注目的,便是一孔孔石洞了——水流似乙万斯年的坚韧与喀斯特溶岩咬啮的溶洞群星散在山间,大者可坐千人百人,小的只能容一人转身。稍加开发的便有仙女洞、雷洞、风洞、观音洞、月亮洞、千佛洞等腰三角形二三十座。洞内暗泉流淌,石钟石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且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如迷宫一般不见首尾。这些浑然天成的洞穴,往往有古老的民间传说相伴,使得幽深窈窕之中,又多了几分扑朔迷离。偶见一胆大游客撇开众人,于悬崖绝壁间攀藤抚树,欲征服一座无名古洞,则此等游客,当归入旅游家之列了。 谷底逶迤出一条小道,蜿蜒如蛇。一路前行,两旁奇峰,峰峰各异;有的柘藤倒挂,嶙峋嵯峨;有的遍生杂树,满目青幽;有的笔立千仞,如刀劈斧削。最生气灵动的莫过那一脉溪流了,或宽或窄,时缓时急,老追着撵着游人不去。到底是深山出幽泉了,那小清冽无比,使你忍不住要弯腰掬一捧来,水却珍珠般从指缝间落下,早逗得游鱼蹀躞。山道不时被大树虬或枯藤老蔓拦腰斩断,在披枝问路之间,顿生出许多野趣。众多景观,少有命名,游客自可游目骋怀,作一回风雅之士。 如此仰观俯察,寻寻觅觅,不觉一去三十里。脚力似有点乏了,但见一古朴柴门立于眼前,望那题额,道是“龙吟峡”,想来先前不过铺垫,胜景方才展开,不由为之一振。才抬脚迈柴门,恍觉周遭幽暗昏惑了许多。原来是峻岭摩天,古树翁郁,早遮蔽了日头。那一脉山泉,此刻汪作背阴处一冷水坪,荇藻交织,芦苇稠密。半天里飞来一道瀑布,绿森森倒挂前川,泄出嗖嗖凉意。山路愈见窄狭,且处处苔痕,连空气也染得幽幽发绿。终于路断。莫慌,半壁架起一条栈道,曲曲折折,颤颤巍巍,引导游人继续前行。只顾留意脚下,不敢抬眼望天——那天作苍然一线,于头顶开开合合。而脚下溪水,却又急湍湍分明化作山涧。想它一路斯文秀气,撒起泼来,竟也野马似的,在乱石间奔腾咆哮,吼声如雷,直令游客心惊胆战。栈道尽头,眼底现出一百丈深潭,水作墨色,时见娃娃鱼石斑鱼往翕忽。最叹为观止的是通向潭面的百级石阶,竟全是麻石上用凿子一级级洗凿而成。这是当年上郧阳府必经之路。一条栈道修成,谁知消磨了多少生灵。正瞅着潭水迟疑迷惑间,一橡皮艇悠悠摇来。上船坐定,在峡谷中徐徐漂荡,九曲十八弯。两岸峭壁,伸手可及。轻轻撩拨潭水,冰凉沁骨,玛瑙般碧绿晶莹。有一悬泉,自天漱下,叮叮咚咚,似有仙人在把琴弄弦。片刻工夫,小般荡出峡谷,弃舟登岸,忽见天光大开,山外亮堂堂一个大千世界。前方停车场,竟是大车小车一字摆开。回首来路,恍然如南柯一梦,此刻方醒,徒生出一种“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叹。便忍不住节赞美:造化真如一文章高手,总把最精彩的高潮留在收尾,给你以无穷的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