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揽尽奥克兰奇山秀水游记

[游记]揽尽奥克兰奇山秀水游记

2008-06-10    17167.com

奥克兰是个三面环水的城市,因而海上活动是奥克兰人最热衷的活动,他们拥有豪华的游艇、快艇、帆船等,在节假日扬帆出海,或是乘风破浪,或是冲浪、滑水,或是休闲垂钓,陶醉在阳光与大海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就是纽西兰人的特殊爱好,以奥克兰人尤为突出。把奥克兰绚丽的画卷一幅幅尽收眼底。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韦特玛塔港,欣赏千帆并列之势,眺望奥克兰港口大桥的雄姿。

奥克兰港口大桥(Auckland Harbour Bridge)
建于1959年,桥长1079千米,8条平行车道,是奥克兰怀特玛塔港南北岸的繁忙大桥,也是纽西兰唯一的港口桥。据最近的资料统计,该桥最高峰后天过往车辆近12万辆,即每分钟平均过往8辆,可见该大桥之繁忙程度。

我们来得尚早,帆船还在静静地停泊在港湾等待主人的驾驭。据说,在奥克兰各个港口的帆船(艇)加起来就有十多艘,即平均每8全奥克兰人就拥有一艘,而安置在港口的每艘船(艇)单是一年的租金就达1-2万纽西兰元,还未计算保养、税收等相关费用,这足以证明奥克兰人对船(艇)的特别爱好,也说明了奥克兰人是何等的富有。

港口大桥与停泊在港口的万柱桅杆,在橙色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了一幅无比壮丽的画面。

奥克兰是世界最大的波利尼亚人(Polynesian)(毛利人是其中一支)聚居中心。市内女皇大街上矗立着一尊手握木棒的毛利勇士铜像以示纪念。

女王大街是奥克兰最著名的、最古老的和最繁华的街道,在这条大街上遍布许多豪华的电影院、时髦的时装店、高级的纪念品店……

女王大道(Queen Street)和帕奈尔(Parnell)区风格迥异,是品味奥克兰的现代光芒与悠然古意的最佳选择,这里的新旧交融正是奥克兰生命之树常青的奥秘。

进入帕奈尔区,一种时空倒错的感觉就会抓住游人。雅致的咖啡厅,细致的白色庭院,雕花的小巧阳台,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活脱脱一座欧洲小城。100年前,帕奈尔大道是殖民官员的住宅区,为聊解思乡之情,房屋多数都是依照维我利亚时代的式样而建。为保存昔日的风采,这些漆上粉红、淡蓝和浅绿的老房子经重新装修后,以文化村的形式再度活跃起来,成为一处既古老又时髦的地方。

奥克兰是围绕着火山而建的,丘陵地起伏延伸,坡道多而富于变化。市中心有许多狭窄的街道,这一特色源于早先一位在埃及任职的总督,他认为狭窄的街道能减弱阳光找耀眼和灼热。

在五光十色的繁华街道上,圣诞节气氛已十分浓厚。我望着火辣辣太阳下的圣诞老人,身穿红装,坐着雪撬,背着礼物的样子,觉得很滑稽。印象中的圣诞老节是在天寒地冻大雪纷纷之时,而南半球及至奥克兰的圣诞节却是艳阳高照夏日炎炎。

在途经的住宅区,我们见到的都是整洁的街道和草坪,这些都不是市政的功劳。在纽西兰,每人都是“花农”,修剪花草树木,清洁爱护环境已成为生活情趣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公共美德。

另外,纽西兰人对废物的处理都非常重视,每个街区都有指定的时间进行废物收集,每家每户平时把废物分门别类包装好,放置在垃圾箱内,等废物收集公司进行收集,绝对不允许垃圾随意堆放,污染街道,影响环境。

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纽西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奥克兰市中心的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占地78公顷,是市民小憩之处。旁边是全纽西兰拥有专业最多的奥克兰大学和别具一格的奥克兰博物馆。

奥克兰博物馆(Auckland Museum)
位于奥克兰领地(Auckland Domain)的中心。领地有80公顷的草坪、花园和一个称为“冬季花园”的亚热带温室。

这座厚重的歌德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建造在一座小山丘之顶显得格外庄严。这里展示了有关毛利族和波里尼亚岛的资料。馆前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每年的4月25日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

纪念馆以前是战争纪念馆,目前馆内仍藏有战争遗迹,但主要是展出大量毛利人的简单工具和武器,包括战斧和用单树干制面的25米长的独木舟(独木舟造于1836年,是最后一艘毛利战船,可载100名战士)。其他展品侧重于自然历史,太平洋文化和亚洲文化。

博物馆有一与别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参观费,既不是采取免费制也不是采用收费制,而是实行捐赠制。博物馆入门口有个捐款箱,参观者随意投入钱币即可。

奥克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2000年的大城市,因此于1999年12月31日的晚上将会有盛放空前的迎千禧活动在博物馆附近的大草地上举行。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机会现场观看这举世瞩目的焰火晚会,但站在草地上依然想象得到那光彩夺目的烟花,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和五彩缤纷的服饰所带来的热闹场面。

奥克兰的一大特色是零散分布于城市各处的火山。过去这儿曾有50座火山,到18世纪中期毛利人的众多部落定居于此,每个火山教师其天然屏障。1840年怀唐义条约把奥克兰定为首都时,这儿还是非常荒凉的,后来为了建设繁华的都市,把49座火山开辟为公园和住宅区,只留存最高的一座来作为纪念,这就是著名的伊甸山。

伊甸山(Mount Eden Hill)
位于市中心以南约3公里处,高196米。山顶设有了望台,视野开阔,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站在了望台向下看,看见的是一个呈倒圆锥形的火山口,火山口呈灰黑色,已沉睡若干年,现供人们参观。过去被毛利人称为“帕”的堡垒也位于此。在了望台上,我把市区和附近的海面一览无遗。

转自:http://www.17167.com/bbs/detial.asp?id=184671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