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川藏线自助游攻略 川藏南线攻略(二) |
[游记]川藏线自助游攻略 川藏南线攻略(二) |
2008-06-27 sina.com.cn |
川藏线自助游攻略-川藏南线攻略(二) 2006-04-10 11:39:14 大中小 第八天:札木——岗乡——通麦——排龙 岗乡在波密不象想象的那么有名,札木镇上居民多半说不清岗乡在哪个方向,更没有路标什么的。我们是兵分两路去找岗乡的。我们这一路是过帕隆藏布江右转,折返到江边,沿公路一直到了巴嘎吊桥,过桥上山,正好碰到藏族护林人仁青,问了仁青和守桥的武警,才知道我们走过的两处地方都是岗乡,只是不是核心区,而是边缘。尽管如此,景色依然非常优美,犹如仙境,特别是巴穷村和过巴嘎吊桥后的小山村,还有一个小喇嘛庙多都桑岭寺。 我们另一路歪打正着,到了岗乡核心区。据他们后来向我汇报的描述,我分析是走的扎墨公路再拐上林区拉木头的便道到的岗乡。据他们的描述和拍的图片,美到了极至。林间小道,没有深渊,没有怪石悬崖,没有激流险滩,路上见不到一个人。有的是繁茂绿荫、潺潺溪流、林间绿地、缓坡小坎、圆木桥,加上牧场、围栏,雪山就象在面前。觅小道往森林深处走,林间空地上有被人遗弃但不显颓败的小木屋,木围栏外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流过,周围古木参天,云杉、冷杉、华山松、巨柏、楠木都能看到,称得起森林自然博物馆。不少老朽巨树不知何年月自然坍倒,斜躺在林间草地上慢慢腐烂,闻着湿润的腐木味,看着似近在眼前被初升太阳照耀的雪峰,在这扎营住几天,体验体验真正的“原始”真不错。 过了巴嘎顺帕隆藏布向通麦开进。地图上看,波密距通麦大桥90km。不久,柏油路很快就成了砂土路,到古乡沟,连砂土路也没了,车子从很长一段乱石河滩小心穿过。(古乡沟,中国泥石流的典型标本。很久以前有部《泥石流》的纪录片,记录了一次泥石流从孕育、暴发到毁村拔寨的全过程,素材很多就是在古乡拍摄的。)其实,没泥石流的时候,古乡一带景色很美,林木很茂盛,在一座便桥边能顺沟看到雪峰在云雾中隐现的美妙景色。那雪山、树林、小溪景色如画很是抒情,据说这几年古乡沟没给川藏线找过什么大麻烦。 从决定走川藏线开始,“通麦”两字就深深烙在脑海。这是一道坎,一个魔障,一旦迈过去,千里川藏线险阻再无足奇。说通麦,其实是通麦、排龙、拉月、东久险道的统称,在沿帕隆藏布江和拉月曲的几十里路段上,大小滑坡塌方不计其数,尤以“102”道班地段最为凶险,往来司机莫不谈虎色变,视为畏途。通麦天险把三千里川藏线分成东西两段,以东的物资由川、滇两省供应,以西则由青藏线供给。据说雨季只有每月1号和15号两天单向通车,其它时间封闭修路。遇有重要人物非得走川藏线进出藏,拉萨方面往往派车前往“102”西端接送人,成都方面则在“102”东端接送人。因为有通麦,成都至拉萨的班车绕道几千公里北走甘肃青海;因为有通麦,内地游客在川西流连犹豫,圣地拉萨关山阻隔遥不可及;因为有通麦,从拉萨过来的游侠在鲁朗镇徘徊张望,交响音诗般美丽的雪山森林湖泊,心目中的“瑞士”画卷就近在咫尺,却再难东进一步……。 其实,只要不是雨季,走通麦一般不会遇险。但是,那种险象是能够充分感受得到了。我们过102时,路面不烂不滑,山上也没飞石落下。但是,这大名鼎鼎的险工路段依然象刚被超级重磅炸弹直接命中的空袭现场,滑坡、泥石流剥蚀的地表大幅大幅惨烈地挂在山崖间,一片片滑坡痕迹上全部罩着钢丝铁网,“102”愈显狰狞,仿佛随时会冲出铁笼的猛虎。 从“102”过通麦大桥到排龙这段险道的共同特点是临江傍崖,地表层极疏松,险工地段奇长,沿途山上少有象样植被,泥石流和滑坡、塌方肆虐过的路面疮痍满目,川藏线就象开山巨斧刚刚在江边乱砸出的作品,到处裸露着新鲜粗砺的断崖,盘山小径紧贴山崖边七弯八拐,忽上忽下,到处是塌方滑坡痕迹,车子大幅颠簸倾斜,山崖下什么也看不见,等能看到了,多半又在下陡坡,左侧不见底的深渊和坠落其间的汽车遗骸又在时时刺激着你的神经,浊浪滔滔的帕隆藏布和拉月曲在一旁高歌猛进,随时在准备收容任何失足者。 第八天—第十二天:排龙—滕通—岩旁—扎曲—排龙 第八天下午到达排龙,我们八个人就此分道扬镳。劲松、阿嵘、阿钟、小周直接去鲁朗,我、刘哥、麦兜、阿区留下准备徒步进大峡谷。都知道进大峡谷很艰苦,但见到排龙乡丹增乡长才知道,原来想自讨苦吃也并非易事,大峡谷已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自治区公安部门颁发的通行证不得进入。我们和自治区有关方面联系上并和丹增乡长直接通话后,丹增乡长还是不同意我们进,据丹增乡长说,里面还在塌方,一星期前,乡里派进去修路的七个民工差点被塌方砸死,后来,里面的岩旁村村长正好来到,经询问,里面可以走,丹增乡长最终才同意我们第二天进去,并且加岩旁村村长一共四位珞巴人给我们当向导兼背夫。这一段此处不表(那是一个长篇),要说明的是,若要进大峡谷,一定要有自治区一级至少是林芝地区级的介绍,一定要通过排龙乡政府,千万不要私自贸然进入。关于下毒的说法事实上是没有的,但居住在大峡谷里的门巴、珞巴人的规矩习俗特别多,没有向导,不要说难以走通,即使走进去了,若冒犯了门巴人,那就不好玩了。还要说明的是,很多攻略里说到的玉米村已经没有了,那两户人家已经迁出来了,我们去的时候,里面还有四个村,是滕通、岩旁、扎曲和门中,但据丹增乡长说,今年,计划将里面的人全部迁出来。所以,今年是否还能进去,就不好说了。 第十二、三天:排龙—鲁朗—林芝—八一—错高 出大峡谷,中午前回到排龙,吃完午饭驱车去鲁朗大约两个小时。 晚宿鲁朗。鲁朗宾馆价格不高,但我们最终选择住在鲁朗宾馆旁边的一个藏族人开的私人旅馆里。主人说他们是藏族,但我看即使是藏族,也是相当汉化了的藏族,但主人非常好客又相当健谈。在这里,一定要吃石锅鸡。石锅是用墨脱的石头凿成的,鸡是土鸡,锅里还放藏东南特有的手掌参和其他藏药材,非常好吃。 第二天早上离开鲁朗,到林芝一路是茫茫林海,从下至上,依次是阔叶林,针叶林,高寒草甸。山下是金色的峡谷,天边仍是百看不厌的雪山。翻越色季拉山口时可以远远看到号称冰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峰。当然,比我们在扎曲近距离看还是差多了。 翻过色季拉山就是林芝了。在“林芝人民欢迎您”的松树牌楼那儿一定要停一停,路旁的大片杨树林一片金黄,非常迷人。 林芝到八一镇只有二十公里。八一镇很现代,很整洁,完全是沿海发达小城市的样子。先去巨柏林,然后在八一吃午饭。 饭后驱车去八松错。出八一镇过林芝军分区不久,有一个号称林芝首富村的藏族小村庄,相当不错,可以在村里转一圈。 八一到巴河桥之间是沿着尼羊河谷前行。尼羊河谷的景色亦非常迷人。尼洋河堪称藏南的一条绚丽画廊。清澈的大河,碧水跌宕,满眼翡翠,宽广的河床中不少绿树沙洲,那巨大的三角洲竟宽阔达十余里。平整的柏油路与尼洋河时而沉静妩媚、时而欢快奔放的旋律非常合拍。这一段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极易看到彩虹,俊秀说他每次来都是这样,果然,我们也看到了彩虹,极其美丽壮观。 过了巴河镇再走二十多公里,就到了八松错,首先到的是八松错度假村。湖中间就是红教圣地错宗工巴寺。绝大多数人到了这儿就以为到了八松错,然后住在度假村。其实这是个极大的错误。度假村住宿极其昂贵。当然在这儿的湖边露营倒是不错。真正八松错的精华是穿过度假村继续往上走到错高乡。只有到了这里才会豁然发现这油画般的世界—由山地、农庄、河流、湖泊、峡谷、牧场、草原、冰川、云霓、森林、等多样性自然景观组成的巴松湖。她像一位害羞的姑娘,不炫耀自己美丽的天资,默默地躺在雪山森林的怀中。 晚上投宿古巴村农牧民家中,只要十元钱,还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这是完完全全错高人原始的夜间生活。木屋、木床,连点的灯也是吊在空中的松灯,吃的饭是青稞面、野猪肉,喝的酒是上等的青稞酒。夜深月朗,站在农牧民家的大露台上观赏夜景,巴松错就在你的脚下,月光下是宁静的湖泊和村庄,偶尔几声狗吠,绝对会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第十四天:错高—巴河—工布江达—墨竹工卡—米拉山—日多—拉萨 早晨和上午继续在错高湖边和古巴村幸福地游荡。然后驱车去巴河镇吃午饭,这里的鱼非常好吃。饭后直奔拉萨,沿途经工布江达(有阿沛庄园,可去可不去)墨竹工卡(从这里可以拐道去直贡天葬台),翻过最后一座超过4800米的米拉山,此去拉萨便是一路坦途。大约下午六时许抵日多,因为接近拉萨了,一般人不会在这里停,急着赶往拉萨。但强烈建议在此停留,不为别的,就为此地公路边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饭馆(是俊秀推荐的),如果不是门上有一块招牌,根本就看不出是饭馆。这饭馆名叫“日多阳光餐馆”,其实,只供应两样东西:牦牛肉汤和炝饼。我两次进藏,自恃走过藏地许多地方,牦牛肉也自恃吃过多种花样,甚至牦牛肉糜包的饺子,但这家的牦牛肉汤如此之香浓,可以说是空前绝后。麦兜在日多终于晕倒、不省人事,但一碗牦牛肉汤灌下去,立马醒了过来。十元钱一人管你吃喝个够。 快到拉萨时,是极其开阔的峡谷谷地,远远就可看见夜色中的拉萨城,高高耸立的布达拉宫被泛光灯照得流光溢彩。 第十五—十六天:拉萨—当雄—纳木错—羊八井—拉萨 这两天的行程绝不仅仅是纳木错。应该是这样几个看点: 途中,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藏庄,远看一片白色,有别于一般藏式建筑。白色的村庄,近看墙上绘着萨迦教派的三色花纹,被群山庇护着,草原环拥着,很有味道; 当雄,藏北羌塘草原的腹地,空旷、透彻、象猪鬃一样的草原、沼泽和藏族牧羊人; 念青唐古拉山口,巨大的风马旗、玛尼堆、皑皑的雪山; 纳木错,不必说了。西藏四大圣湖之一,称为“天湖”。下午,沿扎西岛转一圈,是藏人转湖的内圈,别忘了亲手堆一个小小的玛尼堆。每年的藏历四月至五月份,尽管不是羊年,都有大量信徒来纳木错转湖朝佛,这时这里香烟缭绕,生机勃勃。晚上在湖畔扎营或住帐篷旅馆。若是晴天,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之颠,星斗满天、银河璀璨,延伸到视线所不及的遥远。所有的星星都有着明亮的双眼,深蓝色的天幕上,闪闪的都是它们的目光。那么,你,一颗朝圣者的灵魂在一个夜晚,在高原的星空下,将得到纯净。 次日上午离开纳木错,回拉萨途中在羊八井地热温泉泡个澡。当然,若你已去过曲孜卡,就不会觉得羊八井怎么样了。 第十七天:去直贡天葬台看天葬。 直贡天葬台是全藏区最大、最著名、最规范的一座天葬场。(世界最出名的天葬台有两个,一个在印度的司瓦采;另一个在西藏的直贡提)。位于墨竹工卡境内。这里的天葬仪式最规矩和神秘,没有班车,也没有旅行社组织,因为,自治区严禁旅行社组团看天葬。只有邀伙包车去(在八朗学的留言板上贴条子,准有人响应)。早上4点从拉萨出发,大约7点多到直贡寺,在沿山路步行半小时到达天葬台。一般第一场在八点左右举行,直贡天葬台的天葬只在上午进行。关于天葬,我将专门写一篇“目睹天葬”。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天葬在西藏太敏感,直贡的天葬不象有些藏区的天葬场那样乱,而是特别规范。所以,有三个绝对。第一,绝对不能拍照(天葬台门口和台边都竖着大牌子,上面有藏、汉、英三种文字的“严禁拍照”。第二,绝对不能大声喧哗。第三,绝对不能指指点点。 第十六、十七天(下午)十八、十九天:拉萨的幸福生活 拉萨的住:背包客集中的主要有八郎学旅馆、吉日旅馆、亚旅馆,都在北京东路,此外,八郎学和吉日之间的轻工宾馆、纳金路的高原旅馆、林廓东路的巴扎旅馆都不错,大假时,多人间每床位25元左右。 拉萨的吃。早餐:小昭寺路28号里的藏族女人手工擀制的青稞和麦混合的饼,配合酥油茶,干香爽朗;午餐:佳村拉曲餐吧,彻底藏式。装潢很特别、很原始,像洞穴,泥墙里嵌着树根,桌椅的树皮未褪去。炸牦牛肉、干炸羊肺、油炸羊肠、巴杂麻菇、人参果饭、切碎的肥羊肉组成的咖喱饭,论磅卖的酥油茶。靠!只要你能适应西藏味道。宵夜:冈拉梅朵。盘腿坐在楼上的木地板上,听着纯粹的藏乐,喝有奇异奶香的藏式咖啡,或者亚旅馆的酒吧。 拉萨的行。你可以在八郎学租一辆自行车逛遍拉萨城,麦兜就租了辆车在拉萨疯跑。 拉萨去哪里? 布宫,门票太贵,但既然来了,就去瞻仰一番吧,我反正一次都没进去过。看布宫全貌傍晚在药王山上最好。 大昭寺,我不断地在它门前流连,但也没进去过。我去大昭寺,主要是去看那里虔诚朝佛的人和神秘的天葬灯。 八廓街。当然要去。而且几乎所有到拉萨的人都不止去一次,不管你去的目的是什么,都能实现。八廓街是拉萨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也就是俗称的“八角街”,藏族人把它称作“圣路”。西藏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被视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是拉萨著名的三条转经道线路之一(另两条与八廓街呼应的转经道,就是围绕整个拉萨老城区连同布达拉宫在内的“林廓”即外转经道和充满着神秘的“囊廓”,就是大昭寺内的转经回廊道)。八廓街是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缩影,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转经道,总是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有沿公路磕等身长头来的,有坐卡车来的,有修行的僧侣,也有做生意的康巴。总之,在八廓街可以看到来自藏区不同地方的人们。看到不同的服饰、各异的语言。即便是僧侣,在看上去相似的服装也因教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八廓街可以说是了解藏区的窗口,它的一切都在默默述说着拉萨的历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7343801000345.html3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