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找历史圆明园游记 |
[游记]寻找历史圆明园游记 |
2007-07-16 |
寻找历史----圆明园游记 这是我第五次去北京,再一次满怀希望地去天安门广场,想看看毛主席,却又一次失望而归:两会期间,毛主席纪念堂关闭。想想每次进京都要特地跑去看毛主席,却总是失望而归。妈妈说道:“你不听毛主席的话,看毛主席有什么用呢?”想想也是,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艰苦朴素,我好像从来都不是。看来是和毛主席无缘了。无奈之下,拿起相机,跑西郊圆明园去照风景了。 北京的冬天不像南方,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马路边,公园里,除了一点点可怜的零星点缀,白茫茫的一片,圆明园里更是如此: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坑,杂乱的荒草,经历风雨后残留下来的石块,某些坑洼里的点点积水,或是未来得及融化的薄冰,还有那写在小纸板上的“历史残迹,请勿进入”标语,共同组成了一幅毫无生气的荒凉画面。不知是不是心里无法忘却那段历史,还是受远处时时传来的乌鸦叫声的影响,一股悲凉之感顿然而生。我仿佛看到了那场罪恶的大火正熊熊燃烧,我们数千年的文明在烈火中垂死挣扎,最后慢慢消失……一路上的这些荒凉画面勾起了我一路的联想,偶见路边几块刻有花纹的汉白玉,才让人想起它们昔日的华贵与多姿,而所有的这一切在一场大火之后统统付之一炬,永远成为了历史。唯一留下的,就是让每一位来到这里寻找历史的人们永远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要再让它发生。 我来到一个湖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下,看着湖中的水鸟,静静地等它们离我近一点,好拍得更清楚。耳边乌鸦的悲啼,让我摆脱不了一路上的苍凉感,我却想起了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虽然李清照的离愁与孤寂好像跟我挂不上边,我却有些体会到了词人当时的感触。不知不觉在按下十几次快门之后,竟然已经夕阳西下,只是近黄昏之时了。同事发来短信,说已在“全聚德”等我了,匆匆收拾完器材,结束了圆明园之行。 这是我在湖边拍的水鸟: |
原始链接:http://sonne.cnblogs.com/archive/2006/03/22/356267.html |
转自:2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