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与颐和园 北京4游记(3) |
[游记]圆明园与颐和园 北京4游记(3) |
2007-07-16 yculblog.com |
圆明园的萧瑟破落,与颐和园的兴旺发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百四十七年前的那场浩劫,早已将圆明园褪去了雍容华丽的外表,历经沧桑,它只剩下一具破烂的躯壳。各种植物逐渐成了这里的主角,残垣断壁消失在绿色的掩护下,湖泊淤积,任由水草滋生。在大白天里仍旧透露出一股肃杀的气氛。 我站在那尊著名的大水法遗址前,看到工人们正在遗址上搭建木制平台,好像要准备什么演出;举着小旗的导游,带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大水法前,号召大家留影纪念。所有这一切,都体现着对遗址的不尊重。谁还记得,那场一百四十七年前的大火因何而起?有多少国宝文物因此流失海外?是谁酿造了这出惨剧却至今逍遥法外? 我们的民族太善于一笔勾销,太善于遗忘。圆明园就像一个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老妇人,没人对她感兴趣,来看看她的,大多是同样经历了岁月沧桑的中老年人。而颐和园就大不相同,它热闹非凡,如同一位打扮入时的贵族少妇,天天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在昆明湖边,万寿山上,游人如织。放眼望去,完全是一幅太平盛世,人们安享和平的美丽图景。 可是或许人们都忘了,这颐和园,是当年慈禧老太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竟然挪用海军军费而修建的。这颐和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本来应该是我们的坚船利炮,堡垒工事。我宁愿没有这漂亮的园子,去换取甲午战争的胜利。那场战争的失败彻底让中华民族沉沦、痛苦,饱经日后的磨难,而留下这个漂亮的园子又有个屁用?! 所以,不管面对圆明园的凄凉,还是颐和园的优美,我都怀有悲愤。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让我们的统治者,我们的民族,这么在乎小小的亭台楼阁,在局部的范围内精雕细刻到极致,而不去关心深刻的危机?入侵者已经蚕食我们的国土,甚至占领首都,烧杀抢掠,我们却似乎毫不在意,回来继续营建并陶醉在温柔乡里? 想到这些可恶的行径,看到留给我们的伤痕,我无法忘记,更无法原谅那些所谓文明的西方世界,时至今日,他们的虚伪和伪善仍丝毫未变。但更可悲的是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为什么我们的痛苦如此铭心刻骨?因为我们的不团结,我们的得过且过,我们的盲目自大到极度自卑,因为我们骨子里的奴性! 不晓得到21世纪的今天,这些顽固的劣根性有多少得到了治愈?只要日子稍微有所好转,我们时时不忘、并一刻不停地营造自己的小小的、舒适的家园,却忽略了更加重要的精神家园。失去了精神,哪怕再美丽的园子,都要毁灭。失去了精神,皇家的圆明园被烧了,江南类似南浔这样的巨富大镇的私家园林被炸了,平民百姓的茅草屋也坍塌了。 我们需要的,不是再陶醉于小情小调的诗意里,不是再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而是应该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有反省精神的气度,去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大好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寻找回失落的自信、气魄和辉煌,我们的祖国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Tags: 圆明园 阅读全文(26次) / 评论/ 丢小纸条/ 文件夹: |
转自:http://wy710.yculblog.com/post.2645017.html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