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游记 |
[游记]圆明园游记 |
2007-07-16 163.com |
圆明园游记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畅春园周围,有许多明朝遗留下来的私家园林,清初时收归内务府奉宸院后,就把这些前明私园分赐给清皇室成员和王公大臣。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圆明园就是作为藩赐园赐给了康熙帝第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旧园。并由康熙帝御笔亲题了“圆明园”匾额。这座世界名园,就从这一年开始了它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历史。胤祯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他对于所得到的这座赐园,是引以为荣的,对康熙所题“圆明”二字的意义,他在《圆明园记》中做了这样的解释:“圆明意志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藉之言,体以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里的“圆”字的大意是“圆满、周全”的意思,而“明”字则解释为“明达、明智”之意,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所以,起名“圆明园”无非是统治阶级标榜自己品德修养与才思智慧都超出常入而已。康熙皇帝的题名也表达了他对皇子的期望。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代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水面,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的时候,它的规程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的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60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建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长春园茜园遗址北新建桥亭 遗址保护后的长春园含经堂 长春园狮子林遗址"水门" 长春园内圆明三园微缩模型展 长春园澹怀堂遗址北长桥 圆明园与长春园围墙内秋景 长春园如园码头残迹 长春园泽兰堂遗址 长春园鉴园遗址 长春园法慧寺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方外观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观水法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海晏堂石贝壳 长春园海晏堂主体建筑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迷宫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线法山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谐奇趣石狮子 得全阁遗址新建风荷楼 |
转自:http://wjr6495.blog.163.com/blog/static/19395389200751394641595/3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