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之圆明园

[游记]北京游记之圆明园

2007-07-21    sina.com.cn

此处也不必我多介绍,大家都知道它曾经是个精美华丽的皇家园林,后葬身于英法联军地的掠夺与毁烧。

来到圆明园,若要用一个词形容感触,那么就是:百感交集。

本想写成“圆明园遗址”,但是“遗址”这个词太尖锐,着实会刺痛我。如今,现在的园林有着小桥流水,垂柳青青的景致,若是不走到里面看到那些遗留下的古迹,是只会当这里是个晨练、散步的“黄金地带”的。这,也是对那些遗址的纪念么?或许只是对它们的追忆吧。

圆明园,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建成于乾隆年间。据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陆上面积与故宫一差不多大,水域面积又几乎等于一个颐和园。可以说,圆明园容纳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和技艺的精髓。

我们参观的地方是其中的绮春园和长春园北界。绮春园主要是湖水草坪绿树的景色。有一处亮点,就是现存当惟一的石拱桥。如今,它上面的石缝中冒出了几簇青草。圆明园死了,生命之歌却还在吟唱。旧时她的灵魂,似乎穿越百年附到青青草身上。重申着“生生不息”的轮回。

走了好多路,还乘了五分钟的车,终于到达本次行程的最重要地点,西洋楼遗址区。

这里是中国首次仿造的欧式园林,由分别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两位设计师设计、中国本土工匠完工。当1860年(值得记住的日子)圆明园遭遇罹难时,因为这些西式殿阁多为石制,故多有残存。

望着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石块边角处细腻的花纹,望着这些曾经支撑成一个庞大宫殿现却倒下的石柱,心头不禁涌出什么。是遗憾,还是惋惜?百年如一日匆匆而逝,那些断壁残垣依然矗立着。有人说,它们在见证曾经灿烂的历史;有人说,它们在警示世人勿忘国耻。也许吧。当我走进它们的时候,觉得这些零散的遗址,风姿似乎并不逊色多少。能感觉到它们微弱的呼吸与低吟。是呵,就算它们现在完好无损又如何?当初的皇家园林还不是变成草民的公园?当初用来宴请群臣、接待来宾、储存珍宝的日子还会再有么,所有的财富还不是收归公有?她的用途与本质,都变了;这,与毁灭又有什么两样?

就让她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吧,她属于那个不再复回的时代,这就是她的宿命。

我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那零散的古迹。照片留念,笑容却有说不出的形式。百年风霜,已经蚕蚀了这些建筑的青春。抚摸着的,似乎是一个布满皱纹的苍老的脸。她倦了,合上了双眸,悄悄低吟着古老的歌儿。寓意是人强加上的,我明白了。圆明园与众多古迹文明一样,不过是一个王朝玩弄于鼓掌中的玩具。她美丽得震撼,又美丽得残酷。

谐奇趣、海晏堂、远瀛观……名字陌生,模样却十分熟悉。圆明园最为经典的景观到了,大水法。“水法”一词是音译的,意思是人工喷泉。看到这里,才心安了。本次游览,终于找到了来圆明园真正的感觉。

想象着百年前,皇帝坐在那个我国古代为皇帝打造的、惟一一个坐南朝北的龙座上,观赏最早的喷泉的景象。多少人的惶恐,多少人的惊奇,多少人的血汗,留在了这里。闭上眼睛,耳边的风声中,似乎夹杂着来自古时的响声。古,今,短短百年,一个沧海,一个桑田……

圆明园,她的无限风光,竟然如同昙花一现。本该为更多人嘱目,却毁于清末苍白的政治。她不过是一个见证封建王朝必将灭亡这一客观规律的众多工具之一,不是么?为什么一个规律需要这么多文明的消逝去诠释?没有人回答,没有人知道。人们的看法不一,遗址不变,依旧挺立在这片普通却曾经高贵的土地。多少年,圆明园不会变,变的是人心。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d4de17010004if3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