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之行 |
[游记]圆明园之行 |
2008-04-19 sohu.com |
搜狐博客 > JOYCE的芒果街 > 日志 2008-04-07 | 圆明园之行 雨滴结束着每个冬季,前两天是我在北京遇见的少有的雨季,空气中迷散着一股江南的家乡气息。应了那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这个用来缅怀的日子独在异乡的我只能在心中缅怀家中的先辈。 今天是第一个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我和老乡菲决定圆明园游玩。在我的记忆中圆明园只是有几根零碎的大柱子,没有什么看点,但从历史意思来讲它可以用来祭奠,祭奠祖国的屈辱史,从美学意义来讲,它可以用来被拍摄,柱影横斜,别具一格。 事实证明我错了。和北京的其它景点一样,圆明圆充满了粗旷的皇家气息。我所知道的石柱子只是圆明园的一小部分。叫做西洋楼遗址。从进门到遗址处,有一很大的后花园。 雨后春光乍见,园中春意盎然。纷色桃花,白色的梅花,黄色的迎春花,硕大的白玉兰,同时开放这可是在家乡从未见过的景象,两个江南来的小妮子终就抵挡不住北国的万花阵,照相机成了我们记录美丽的工具。 当然北国也有不如我们江南的地方,我们在去遗址的路上间或的会看见一些小水渠。纵使岸边杨柳依依,水渠早已干涸,或是只有一潭死水。水边的山坡也是光秃秃的。 走了良久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西洋楼遗址。西洋楼原是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据说它的设计师是意大利人和法国的传教士,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是从云南大理运过来的大理石——这也是西洋楼遗址可以经历火烧保存至今的理由。 圆明园很大,其中残留的石柱也很多,听旅游团的导游介绍这些遗址中有的是乾隆第一次吃西餐的地方;有的是为回民香妃建造的可以祈祷的教堂,还有的是专门为乾隆会外国客而建造的。听他讲解我一方面再为圆明园可惜的同时一方面为清政府的纸醉金迷而不齿。一切的一切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享受!而一场大火后,这些虚无缥缈的奢侈也就和尘埃一样散落在空气中! 我说过,从美学意义来讲,石柱可以用来被拍摄,柱影横斜,别具一格。的确,这是一种将历史溶于艺术的美,这些历经千年的石头,从远观很是雄伟;从近看那些镂空的花纹和雕刻也很精细,所以这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柱子可以用来拍照是因为它昨日没有被八国联军虏走,至于园中的宝物呢?现在应该躺在巴黎的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或是…… 评论 (2) | |
转自:http://winter88xi.blog.sohu.com/84017626.html2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