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驹过隙,时光之城-丽江古城-丽江游记-云南旅游.

[游记]白驹过隙,时光之城-丽江古城-丽江游记-云南旅游.

2007-07-21    88yn.com

在我的印象里,丽江就是一座时光可以停滞的城市,如白驹过隙班匆匆而不可让人察觉,丽江是这样一座城市......
古城是一段历史,踏访古城就是对一段历史的解读和诠释。而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也许是最难让人读懂的历史。
印象之中,所谓的古城就应该是一座很古的城镇。而城中所有东西都应该突显出一个“古”字。比如,要有一条流淌了上百年的河道,河边要有两排拥挤的昏黄色的明清古木建筑,再加上一条条石板古路。路边闲坐着一两个老头老太,无所事事地欣赏着大街上陌生的异地客人……所有的这些“古”构成一个我心中古城的框架。
丽江这座古城,当然也拥有这些老河老房老路以及那些永远悠闲着的老人们,甚至还拥有那全中国都已经失传了的纳西古乐。这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从宋代开始,就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而在另一方面,丽江古城由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球各地访古而来的旅客,不知不觉间就又为旅客们营造了一个个的新氛围,以使旅客们获得他们所熟悉的感觉。而与此同时整个古城无意间又被注入了无数的“新”,就像雪山融化的积水,终年源源不断地给这座古城增添新的活力。这是每个旅游古城最后都会面对的遭遇——古典与新生,传统与现代的猛烈碰撞。绝大部分城市选择的都是前者,保留古雅的城镇,在所谓的“古城区”中杜绝新鲜的一切事物,就像乌镇、角直等这样的水乡城镇;或是选择后者,任整个城市发展,任新生事物不断入侵古城,把古城中仅剩的“古”作为一个个景点来保护。而丽江的古城却既没有拒绝“新”,也没有放弃“古”。
我相信全国上下所有的古城中,“古”与“新”融合得最巧妙,衔接得最和谐的,恐怕也只有丽江了。
踏在丽江古老而独特的五彩雪花石板路上,听着河中那从黑龙潭中流出的潺潺流水,看着街边那一幢幢仿红木的老房子,却发现原来竟是一家家外国人聚集的酒吧。街角那座已经清澈了千年的古井“溢璨”,边上紧挨着的就是一家音像店,店里传出的又分明是JAY新专辑中的《半岛铁盒》。再看路边工艺店出售的一串串中国结下面,却又贴着一张大大的“雪山音乐节”的海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包容。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新生,甚至是国内和海外都那么统一,没有一点冲撞和摩擦,似乎生来就为一体。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所有人都能一下子融入这环境中。无论你多么前卫,多么时尚,多么怪异,或是你西装革履,一身正装,甚至是穿着少数民族的服装,只要来到这里,就都能完整地被古城的印象所同化,使你一点都不显得突兀、特异。而这正是古城的魅力所在,也是它能独立于神州大地上任何一座古城而存在的奥秘所在。
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慢”,或者说是因为时间。
在古城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外国新闻记者,在七十年代时初上丽江古城。他在古城的中央也就是四方街的街边观察纳西族的生活,发现竟然每个人的动作都很慢,好多人都在无所事事地闲坐。他观察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向旁一位正在晒着太阳的老阿婆寻问原因。老阿婆盯着这位外国人许久,说:“年轻人,你知道吗?人啊,一生下来就要奔着一个地方去,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则走得慢。快的人啊,什么也没弄清楚就走到头了,还不如像我们这样慢慢地走,细细地走来得好啊!”初读之下觉得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阿婆象征性的语句,但细细回味却发现其中禅机无限。正是由于丽江人的这种天生的“慢”的性格,才能包容下一切外来的事物。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来慢慢消化慢慢习惯,然后将新事物充分地融化、分解,最后把它们融合成古城的一部分。所以,丽江才会吸引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此定居,一方面是由于这里确实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另一方面,也就是因为古城那独特奇妙的包容性。
丽江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她可以让你忘记时间,时光丝丝的流逝,那是一种恬静,一种喧闹城市中的人们要寻找的另一种世外桃源......

一趟灵魂的洗礼 (作者:彭昱发)
有位作家这样赞誉香格里拉:“这里,是一片绝尘净域,美丽得让你一听倾心,一见钟情!这里,是一方旷古秘境,神奇得让你入梦入幻,如痴如醉!这里,是一座七彩乐土,丰灿得让你五体投地,八拜顶礼!”所以,2002年4月25日,在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的前七日,我抵挡不住诱惑,到香格里拉游了一趟,让灵魂获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

在虎跳峡谷,感受勇往直前的执着
25日早晨,我们从丽江的花马国酒店出发,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金沙江畔。在汽车正行驶在金沙江大桥之上的时候,导游征求我们意见,先吃午饭呢?还是先去感受虎跳峡的雄奇险峻?我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先去虎跳峡。
汽车沿着公路顺江而下。在导游征询意见时使用的“雄奇险峻”的诱惑下,我不禁将目光投向窗外,只见江面宽达三百多米的金沙江犹如一位温存的少女,静静地躺在路旁,静得简直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沿江两岸,农家小院星罗棋布,炊烟袅袅。清风吹来,一阵阵麦香沁人心脾。这是一幅地地道道的田园风光图呀,与“雄奇险峻”根本挨不到半点儿边。我无端地怀疑,导游大概是使了耍嘴皮子的伎俩。
过了虎跳峡镇旁的冲江河,导游说,再下行九公里就是上虎跳了,山势要逐渐开始陡峭,我们马上就会置身在壁立千仞一线天之中。说话间,只觉得两岸的山崖确实逐渐以刀劈斧削之势,不住地向我们的汽车挤拢,好象是要把我们的汽车挤扁似的。抬头一看,两岸峭壁连天,如削如攒,垂直耸立的悬崖上突兀着千姿百态的嶙峋怪石,一块块都犹如凌空悬挂在头顶的正上方;脚底下,万丈深渊一眼望不到底,只听得有隐隐约约的轰“隆隆隆……”从谷底升腾上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毛骨竦然,同时也给人注入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
来到虎跳峡,我们扶着铁栏小心翼翼地踏着崖石上錾凿出来的台阶,深入到谷底。这里,除了山要比在汽车里看到的雄奇险峻胜出百倍之外,水的威猛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十多公里以外的上游那三百多米宽的江面到这里陡然收拢成三十余米,白浪翻滚的江水一改温存娇柔,汹涌澎湃,以雷霆万钧的勇猛,劈山开路,勇往直前。江心,一块十多米高的巨石兀立其中,这就是虎跳石。相传,猛虎曾借助此石,跃过江峡。虎跳峡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湍急的江水搏击着两岸的峭壁和江心的虎跳石,声喧如雷,山鸣谷应,真个是“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滕日月昏”。人在此间,直有种“不敢高声语,恐惹龙王怒”的担心。眼观此景,又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苏轼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或许,赤壁的景致比起这里要逊色许多。
传说,金沙江是一位美丽、聪明并有着执着追求的姑娘,她告别母亲浩荡东去寻找太阳升起的东海,在此却受到了哈巴和玉龙两兄弟的阻拦。金沙江姑娘用七天七夜的轻歌曼舞,使哈巴和玉龙沉入梦乡,然后冲开石门奔涌而去。虎跳峡的景致便是金沙江姑娘执着力量创造的杰作。
身临其境过虎跳峡后,要是有人在我面前说,世界上还有比顽强执着更伟大的力量。我绝对要跳过去上边搧他(她)两记耳光。

在松赞林寺,经历思想道德的涅盘
游过摄人心魄的虎跳峡,踅转回虎跳峡镇吃过午饭后,我们满怀虎跳峡赐予的遒劲执着的无穷力量,向着香格里拉进发。经过感觉得好长好长的九十七公里的跋涉,下午三时左右,终于到达了香格里拉县城。
将行李在酒店里一扔,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噶丹松赞林寺。噶丹松赞林寺是康熙十八年(公元1674年)五世达赖奏请康熙皇帝敕准后,亲自选址、亲自指导建设并赐寺名,仿拉萨的布达拉宫修建的,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皇帝敕建的有几座?布达拉宫有几座?噶丹松赞林寺能没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在恢宏气派,雕梁画栋,深沉的暗红色为主调的大门前与身著藏装,专跟游人照相的当地小伙合了个影后,我们遵照导游的吩咐,先举左脚迈入噶丹松赞林寺的大门--若先举右脚就是大不敬。然后拾级而上,又先举左脚跨进扎仓大殿。圣坛前,摇曳着无数的酥油佛灯,发出淡淡的金光,108根深红色的柱子屹立在地上,支撑住庞大的屋顶,柱子中间的木台上严严实实地铺满了深红色的锦毯,锦毯上放置着用深红布包裹起来的蒲团。大殿四周墙壁上挂着的经幡同样是深红色的。顿时,一股酥油芳香,紫金色的微光,火红的气息,还有庄严肃穆的氛围从我的前后左右,上上下下潮水般相涌而来,袭进我的肌肤,浸透我的脏腑。我的躯体仿佛被放置在一个被熏蒸的世界,恍惚间,从躯壳到灵魂,我浑身的污浊晦气都被蒸发得一干二净,自觉不自觉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潇洒脱尘。香格里拉的人认为,人死后会转生,死亦为新生,因而他们在世时对身外之物绝对不会看得太重。难道说他们的这种思想境界已无形中给予我了某种启迪。
扎仓大殿四周环列着许许多多神态各异的佛像。导游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述说各佛司主的事务,以及他们身前身后的典故。大概,这是她为我们在噶丹松赞林寺安排的“主戏”。然而,我听得非常的朦胧且过耳即忘。与导游的意志相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弥勒殿门外的走廊上她蜻蜓点水般讲解的“六道轮回”和“曲线轮回”图。概括地说,这“六道轮回”和“曲线轮回”图所宣扬的主题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阳间不报,阴间必报;今生不报,来世必报。一句话就劝人为善,切莫作恶。这一点,撇开佛教来说,对人的思想道德的教化也是极其伟大的。不容否认,它其中的许多内容与“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
站在“六道轮回”和“曲线轮回”图之下,我久久不愿离开,多想让自己的灵魂在此多一分钟涅盘。

在纳帕海中,体验胸襟开阔的坦荡
当我正伫立在“六道轮回”和“曲线轮回”图面前凝眉自省时,静静地思绪却遭到了导游的搅扰,催促我们回程:“走了,我们还要去纳帕海呢。”我连忙郑重其事地“六道轮回”和“曲线轮回”图行了个告别礼。
纳帕海在香格里拉县城西北隅。云南方言,海即是湖的意思,不用多说,纳帕海就一个高原湖泊。不过,纳帕海却与碧塔海、黑海、圆海、双海、黄海等不同,它是一个季节性淡水湖,在我们涉足的时候,它没有湖的影子,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广袤大牧场,它传递给我们的更多的是香格里拉高原草原的特有信息:空旷辽阔,美丽富饶,绚丽多姿。湛蓝的天空之下,一马平川的草甸,俨然是香格里拉勤劳的人民双手织就的一匹绿绒锦缎,平展展地一直伸向远方。锦缎上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一茬茬慕名而来,天南地北的游客,身穿着各色各式的服装,肩挎着藏族同胞敬献的哈达,怀揣着吉祥如意,有的骑着火红的高头大马来回奔驰,品味粗犷奔放,有的信步徜徉,亲触高原泥土的芬芳。给七色野花尚在萌动之中的旷野,先行添上几多瑰丽;洁白的羊群与远山的积雪,还有天上的白云交相辉映,把这锦缎延伸了个无限;“高原之舟”们身披黑色的氅袍,三五成群,四处散撒,时而低头静静地饴食大自然赐予的绿色,时而多情地举目四望,脖颈上的铃铛或木铎发出一阵阵或清脆或钝哑的响声,响声和着牧羊姑娘的美妙歌声,乘着和煦的清风,悠悠地在天籁中飘去又飘来,余音不绝,更衬托出我身处之境的辽阔宽广。
欣赏着纳帕海的此情此景,全身心地与纳帕海融汇在一起,我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不管旁人是不是会讥笑,放开本来羞于见人的破嗓子,吼叫起滕格尔的名曲《天堂》:“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
谁知,在这钟灵毓秀之中,我的歌声竟然会出乎意料的犷放、嘹亮、悠扬……引得所有的人随着我尽情地高歌。这时,我方才明白,经过宽广空阔的陶冶,我的胸襟已在不知不觉间豁然开朗了许多,到达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坦荡境地。
是谁说过,自然塑造人,环境锤炼人。今天,我终于领悟到此语的真谛。

在藏民家里,沐浴扎西得勒的祝福
我们是在月亮初升的时候,去藏民家中家访的。那一天是农历三月十三,接近全圆的月亮漫天撒下一帘银辉,我们犹如行进在一块洁白而巨大的哈达的庇佑之中。忽然,一声声热情的藏歌从前方传来。“到了,到了。你听,好客的主人正在大门口高唱藏家的迎宾曲欢迎我们呢!”导游说。我听不懂藏语,但是,我触摸到真诚友善的心。依稀记得,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藏族人民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和一贯良好的情操就是热情好客,真诚友爱,笃信友情。远客临门,亲友下榻,他们都誉之为凤凰来栖,是吉祥如意,家庭兴旺,百福并臻的吉兆。这不,我们尚未入其院,却已沐其露。
我们真的被视若凤凰。我们一走出车门,恭候在大门口的藏族小伙和藏族姑娘,便笑脸如花地疾步向我们走来,仿佛迎接久别的亲人一般,一边给我们敬献洁白的哈达,一边深深地向我们祝福:“扎西得勒(吉祥如意),扎西得勒!”我似乎还听到,藏家姑娘小伙们还在窃窃私语:“央书(福份来了),央书……”紧接着,双手将一杯盛满友情的青稞酒举到我们眼前。我本是不喝酒的,可是此时,我清楚地知道什么叫盛情难却。
跨进大门,敞开怀抱迎接我们的是一个风格别致的宽阔大院。这是一个纯正的四楹藏式民居。本来我是应该在这里细致描述一番的,可是我已被“扎西得勒”的祝福陶醉得忘乎所以,完全没想起要细心地观察观察。我只记得整座建筑油漆彩绘,雕龙画凤,工艺精致,大中柱竟有两人才能合围那么粗。雄伟气派,华丽壮观。
随即,我们被引领到宽敞的客厅里。客厅里大中柱左面,一堆烈烈大火烧得正旺,几位藏家妇女正忙活着熬打酥油茶。看到我们的到来,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满面春风向我们祝福:“扎西得勒!”并把我们举敬在上方的座位——这是藏家的尊贵座席。尚未落座,我们面前的朱红几案上,已一溜儿摆上了名贵的细瓷碗、白银杯、以及盛在烫金糌粑盒内的青稞糌粑,还有清冽的青稞美酒,芳香的酥油茶。主人一边为我们斟酒,说着“阿拉许”,(藏族用语非常讲究,宴会劝酒时,对长者称“喜沫申”或“喜沫许”,对客人称“阿拉许”,对一般人称“阿拉汤”。)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对我们祝福着:“扎西得勒!扎西得勒!”
真的,素未平生也好,似曾相识也罢,藏家人都热诚欢迎,盛情款待。在我们之后,又陆续来了不少客人,有浙江的,有福建的,还有内蒙古的,他们同样受到了与我们一样的礼遇。
接下来,主人为我们演唱了无数悠扬的藏族民歌,表演了古朴稳健的歌庄舞,间或也夹带几首现代歌曲,并时不时邀请所有在场的人手拉着手儿同跳同唱,请远道而来的客人献技。真是一个现代文明与古老风情水乳交融,各民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盛会。
藏族民歌中有一首《迎福歌》:“我们来自大草原,带来百头牦牛的福份;此地可有福份主,福主快来迎福份。我们来自篁竹山,带来百匹骏马的福份;此地可有福份主,福主快来迎福份。我们来自杜鹃林,带来百只绵羊的福份;此地可有福份主,福主快来迎福份……”我想问导游,今晚是否唱了这支歌,然而我又想,根本用不着多此一举,我不懂藏语,可我能感应藏族人民的心声。
从香格里拉回来后,我一直吉祥如意。我是福份主,我迎回来了福份

转自:http://www.88yn.com/mddzn/20050617/0705/0705_25.html3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