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

[游记]圆明园

2008-05-22    sina.com.cn

苏州古典园林|圆明园

2008-04-11 16:00:34

大中小

标签:圆明园娱乐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圆明园的重建,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

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

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

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

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

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

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

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

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

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

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据地方志记载,

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

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

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

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

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

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

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

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

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

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

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

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

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圆明园遗址公园,

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

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

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

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

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

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

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

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

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园林发展史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

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

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

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

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

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

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

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
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据《苏州府志》统计,

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

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

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

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055ec010091mm.html2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