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二十,辽代名刹大觉寺 |
[游记]北京游记二十,辽代名刹大觉寺 |
2007-11-27 sina.com.cn |
大觉寺位于北京西部西北阳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因寺内有清泉流入龙潭,故又名清水院。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时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重修,建成天王殿、无量寿福殿和龙王殿,改称大觉寺。 大雄宝殿匾上的“无去来处” 寺院坐西朝东,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龙王堂组成,多是明清建筑,非常古朴珍贵. 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的匾,是乾隆御笔。殿内正中供奉着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坐像,左右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背面供奉着南海观音,又称海岛观音。 下图为明代修建的无量寿佛殿,非常古朴. 大觉寺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千年古刹。《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石碑,尤为珍贵,是研究辽代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殿堂内供奉的佛像雕塑精美,形象生动,保存基本完整。 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下图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明孝宗所建石碑,刻有《大明敕谕》,记载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周太后之命重修大觉寺的历史,又称为大明敕谕碑。 下图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石碑,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ec2601000at4.html3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