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推荐目的地北京大觉寺 |
[游记]推荐目的地北京大觉寺 |
2008-05-22 sina.com.cn |
推荐目的地-北京大觉寺 2007-04-25 14:13:44 大中小 本周一过去的,不错的一个京郊休闲之处,特此推荐,希望大家也会喜欢-:) 大觉寺/http://www.minghui-tea.com 交通路向:八达岭高速往北,#9北安桥出口,左拐上北清路,往西走到头左拐往南,跟随棕色路标即可抵达 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初名清水院。明代扩建后,改名大觉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有两次大的修建, 逐步形成了现有的格局。 大觉寺坐西朝东,依山势层叠而上。寺院大体分三层,中层是寺中建筑之精华。寺内有诸多景点,如山门股、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等。令游人大饱眼福的还有: 无量寿佛殿前那棵干围7.5米,年逾千载的古银杏树 金时为西山八大院之一,称为“灵泉寺” 明宣德三年(l428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层叠而上,颇为壮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无量寿佛殿、龙王堂等建筑 寺宇最高处藏经楼院内有玲珑舍利塔一座,布局谨严,深幽而宽阔。寺内泉水自石缝汨汨而下,汇成碧潭,又经石槽顺山势缓缓回流,使全寺呈现一派生机。蜿蜓走起伏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莲花、善照二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当地人曾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该寺院的位置和地形之奇巧。辽代所立燕京天王寺沙门志廷撰《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述了该寺的历史沿革。 大觉寺最高点是寺内已故住持迦陵和尚舍利塔。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份,凡尘属寡人”,尔後悄悄地回宫。寺内的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没有惩罚他,而且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以後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就连他种的玉兰也成了寺中绝物。 寺内迦陵舍利塔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高约十馀米,其形制与北京北海白垮相似。;圆形塔肚,上端砌筑细长相轮,塔顶安放金饰宝盖,底部八角白色须弥座,镌纹秀巧,表现出清代雕刻艺术风格。塔旁松柏环抱,郁郁葱葱,环境十分幽静。塔後有一汉白玉水池,周围护以石雕栏,泉水自石底流出,汇成一长方形碧潭。泉名“灵泉”,泉水清洌见底,常流不竭,即使在暑热的天气,将手放入水中,也会感到冰冷刺骨。泉边有一双层建筑,名为“龙王堂”,位於中轴线最後。古人认为这泉水是龙王所赐给的,所以建龙王庙以示供养。 舍利塔往下是大悲坛。这里是寺院藏经之所,面阔五间,硬山项,兽头脊,上层吞廓,并设木制栏杆。上层檐下横一悬匾,上书“最上法门”,为醇亲王所书。从大悲坛顺石阶而下是寺院第三进院落。此处以无量寿殿为主体,大殿坐落在一高大台基之上,前面带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栏。大殿面阔五间,灰筒瓦,歇山顶,门窗菱花全部为古钱式,做工精美。檐下悬挂一块雕有龙纹的巨匾,上书“动静等观”,为乾隆御笔。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泥质漆金。身後带有背光,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佛像背後有悬塑,上塑观世音像,形象生动,堪称悬塑精品,为清代遗物。 大雄宝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阔五间,歇山琉璃瓦项,檐下装饰有斗拱。明间正中檐下悬挂一巨匾,上书“无去来处”,字体刚劲有力。殿内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座上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像,背後带有背光。殿内还悬挂有两块匾,一为“妙悟三乘”,一为“法镜长圆”,均为慈禧太后手笔。三世佛像後面又有三尊漆金菩萨像,其上悬有一匾,上书“妙莲世界”。殿前建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雕栏。在月台栏杆衬托下,大殿显得更加雄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77ec601000a4r.html3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