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重回丽江——另一个古城(上) 二、另一个古城 进束河古城时,在门口买了三十元门票。明知道有办法可以不买——这古城里有居民,肯定能混进去——还是掏了钱。 行走的日子越久,便越没了折腾的力气。不是不争,是想保住那份闲散的心情。 这三十元,很有趣的,成为在束河里与人交流的桥梁。 “啊,怎么每个游客都这么说。”古城里的人,每每听到我抱怨时,都会异口同声这样回答,且笑开来。 那笑容里,便少了些生疏,多了些亲近。 束河始于唐宋,大研始于宋元,束河的历史比大研悠久,这是无庸置疑的。说它是古镇可以,说它是重镇却未必。它距大研古城仅四公里,这个距离决定了它的附属地位。丽江坝子的中央政府一直是大研,从未变化过。 然而现在的束河,名气如日中天,这里头有商业炒作的因素——实力雄厚的某公司投下重资,一意要将它打造成另一个淘金流水线,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 除了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束河的青龙桥还频频出现在各种胶片中。这里被建设成一个影视基地,吸引着导演和演员们的目光,也吸引着如我这般好奇的看客的足迹。 这个在天然之上加以人工修饰的古老小镇,正速度走向整体商业化。 一踏进束河,就会被强烈的失望感所笼罩——这是一座精致的、设计巧妙的、规划完备的影视城。 漂亮如画图般的小桥流水人家,随着我的移动一幅一幅展开来。漫步其中,直如人在画中,画在人畔。 可是,我不要风尘仆仆地赶到这玉壁金川的边陲小镇来,看一幕布连续剧的布景。于是,我往深处走去。 我知道:这里,曾是纳西人在丽江坝子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这里,曾是明代木土司安置江南工匠之所;这里,曾富足到引至兵燹,几成废墟。 这样一个地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布景。 我只管走,将一路华丽精巧的风光抛下,去寻那些质朴与纯真。 它出现时,并不十分错愕,只因早已见过。 正坐在四方街埋头吃鸡豆凉粉时,偶尔抬头张望,就看见它的一角。 它有四百多岁了,石块垒成的桥面早已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在那些昨日时光里,曾有两支马帮从它身上踏过,一支叫“来”,一支叫“去”。 没有谁会为谁而停留,马帮不曾,岁月也不曾,于是这座古老的青龙桥,只能斑驳沧桑地卧在一条已干涸的河上,静静聆听曾经从山中而来的马铃声。 它是丽江古石桥之最,由明代木土司亲自设计而成。 一见到它,我就笑了。 上次见它是在丽江古城里的客栈房间,我打开电视,有位女歌手好大一张脸在屏幕上,我的目光却投向她背后的石桥。石桥左上方有张的白壁,象极一块悬空的电影屏幕,上面是那首歌的名字:女人歇歇么。 真的有那么一大块白壁,上书四个大字:龙门客栈。 我坐在石桥栏上,歪了头看那白壁,支撑白壁的房屋,房屋前用来晾晒农作物和拴马的木杆。阳光下,青龙桥的石块在发光,郁郁青山作了这一切的背景。 看着看着,恨不得抓支大笔来,在那白壁上刷刷几笔写下:我是青龙桥。然后把笔一掷,大笑而走。 束河四方街上的凉粉及炸土豆,好吃,且比大研四方街上便宜一半。 待续…… 笑,这个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