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余之行之牡丹亭

[游记]大余之行之牡丹亭

2007-07-24    baidu.com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复能溟溟莫中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落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书。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牡丹亭为明清时代南安府衙后花园的十景之最,当时名冠江南。始建于明代之前,在漫长的岁月中,历尽沧桑,屡兴屡废。据县志记载:从光绪元年至民国七年的40多年中,牡丹亭修茸过六次之多。1929年,在战乱中被焚毁。
相传,唐以后牡丹成为国花,在北方城市较为常见,南方由于受气候及种植技术的影响,较为稀少,能繁植牡丹花则尤为珍贵。明代北方花农将牡丹花在南安府种栽成功,牡丹花成为奇花珍品,府县地方官员,为了附庸风雅,便在府衙后庭建牡丹亭,庆贺牡丹花开,设赏宴。后逐渐扩建为后花园。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时任南京大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的汤显祖贬官广东徐闻。途经大余时,因听说府衙后花园景致甚好,遂前往寻幽探胜。此时,他不仅目睹了牡丹亭的美好景色,还听到梅树寄情、丽娘还魂的故事传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汤显祖北返赴任浙江遂昌知县,复经大余,且与同窗谭一召相遇。因水涸待舟,逗留月余,又游览了府衙后花园。后来,他根据民间传说,以南安府衙牡丹亭为背景,创作了流芳四海的传世之作《牡丹亭还魂记》。文由景起,景因文转,南安牡丹亭从此声名鹊起,闻名遐迩。
《牡丹亭还魂记》问世后,以昆剧《牡丹亭》在全国各地演唱,数百年一直传唱不衰,近代被翻译成许多外国文字,传播于欧美诸国。汤显祖也被誉为“东方的莎土比亚”。
新中国成立后,石凌鹤先生将《牡丹亭还魂记》剧本改编为赣剧《还魂记》,并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上映后,牡丹亭更是闻名天王。1963年,当代戏剧家田汉、文化部副部长周贻白和著名导演郑君里一行,专程至大余凭吊牡丹亭旧址,田汉还挥毫草成两绝:

(一)
浦添眉翠岭魂香,若士归来写丽娘。
今日江山倍娇艳, 斗争犹待好诗章。
(二)
层楼丛柚对西华,曾是南安太守衙。
留得牡丹亭子在,晶莹应不让金沙。

1981年,方毅副副总理出席在大余召开的全国钨业科技工作会议,撰联—幅:“牡丹亭前钨业开盛会西华山下矿产庆丰收。”1985年,邮电部发行《牡丹亭》纪念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和邮资明信片一套6枚。随后各界要求修复牡丹亭的呼声逐渐高涨。此时上海下放在江西的杨立辉同志发起了“遥祝牡丹亭新生”的活动,倡导重建牡丹亭。有300多名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包括巴金、曹禺、冰心、艾青、刘海粟、关山月等文学家、艺术家签名。
1987年大余县人民政府决定把昔时南安府衙后花园十景一并移到老东山公园旧址重建,命名“牡丹亭公园”。1995年开工兴建牡丹亭,1996年竣工。公园的另外九景也于1998年后相继建成。牡丹亭基由花岗石块精砌而成,基高2米。台基之上为牡丹亭,其结构形式一如旧时,但规模更为扩大,亭高8.2米,包括台基达10米。成为大余标志性建筑。
牡丹亭建筑精巧,八角形,双重檐,内外八柱,“亚”字形花格窗棂、“X”字纹栏杆,立柱红色油漆,绿色琉璃覆顶,葫芦瓶顶,十分壮观。正南面亭眉悬挂有曹禺题“牡丹亭”匾,正北面亭眉悬挂沙孟海题“牡丹亭”。内外柱有楹联。为钱塘许庚身题曰:光照临川笔 春分庾岭梅
镇洋杨椁题曰: 辟径又栽花,想见瑶台月下 新亭仍旧址,非关玉茗风流

转自:http://hi.baidu.com/magic_travel/blog/item/13c9677f23ab970928388ac2.html3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