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颐和园游记 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放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岚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合璧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溥杰 颐和园原叫“清漪园”。这里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皇上啊,妃子啊,老佛爷等等,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许多许多的脚印,当你踩在这块土地上时,说不定哪个脚印就正好印在皇上啊或者老佛爷的脚印上了。 游颐和园是从东宫门出发的,一进门就可以见到仁寿殿,不过因为在维修,所以没有进去逛了,穿过仁寿殿就来到了文昌院,馆藏着上至商朝、战国时代,下至明清时代的瓷器、玉器、青铜等古董,说是古董,却远不及故宫博物馆里珍贵,估计应该好东西都被侵略者抢光了,进文昌院里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主院里摆着一张龙椅,赶忙拿起相机拍照,结果拍完才知道那里是不准拍照的,被人臭骂了一顿! 从文昌院经过文昌阁就可以到达颐和园出镜率很高的十七孔桥,桥头是金牛,桥的两端各有两只异兽,桥上号称雕有500多头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不过自己眼拙,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倒是南湖岛上有好玩的地方,渡船口的涵虚堂内摆放着许多慈禧和溥仪的珍贵照片资料,道尽其一生曲折荣辱,可惜不能拍照,前面的龙王庙和鉴远堂也都可以。 从南湖岛出来,接着走就是西堤了,虽然天气很热,然而杨柳岸、清风徐来、兼有西堤六桥、沿岸垂钓,身临其中,顿感轻松惬意。路很长,但走的很休闲。偶尔可以在路边的石凳上歇停,看湖中游船嬉戏,对面颐和园正景,也不失闲趣;经过谐趣园不经不觉就来到了耕织图,这里还有许多游园的人在载歌载舞,歌声不停,从耕织园出来走到了石舫,已经接近中午,还是吃点东西,歇一歇吧,量少价贵,一般旅游景点的做法,也见怪不怪了。 吃过饭,走到了北宫门的苏州街,顾名思义,街道完全是仿江南苏州风格而建,水道两旁布满各式特色商铺,古人建筑的智慧,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商铺里的东西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买,在一家横幅上写着江南风味奶茶的店里,超仔碰到了生平最难喝的奶茶,如果那都可以算是奶茶的话,那白开水加点糖都可以算是牛奶了。 登上北山坡,北宫门尽收眼底。再回头,继续攀高,来到了万寿山,才发现此时的昆明湖景致更佳,山脚下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这么好的地方也难怪慈禧要两度重建。万寿山的旁边就是智慧海,然后选择了一条山路走到了佛香阁,路虽然难走,但由于都是年轻人,所以来到佛香阁也不觉得太累,佛香阁前面就是排云殿,供奉神像的地方; 出了排云殿,就是有名的长廊,经过了介寿堂、养云轩、乐寿堂、庆寿堂等知名建筑,就来到了德和园,简单来说,德和园就是唱大戏的地方,圆中央三层楼底层是表演的地方――大戏楼,慈禧坐在对面,两侧侧房则坐着官员和外宾,几经奢华。遥想当年,清政府统治者就是在这里笙歌艳舞,鄙视啊! 走出了德和园,再次回到了仁寿殿,最后从东宫门结束了一天的颐和园之旅,对比颐和园和苏州的园林,发现苏州的园林少了点颐和园那样的皇宫气氛,而颐和园呢,也比不上苏州园林的那份灵气,所以二者虽然各有侧重点,但也同样是巧夺天工。 |
转自:http://freddielam99.spaces.live.com/Blog/cns!E61F8679A3FE0A5E!287.entry2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