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下)

[游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下)

2007-08-30    3608.com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下)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下)

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茶马古道”

10月13日,一早起来,我们约定,为了劳逸结合,今天不走远处,就在古城游玩。于是,我们洗澡的洗澡,洗衣的洗衣,收拾完毕后,走出旅店,还是从古城水车处开始,沿新华街向“四方街”走,因为它是北出中甸、经西藏到印度,马帮的出入之道,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看见一路陈迹,一路沧桑,它是几百年来,人踏马踩留下的痕迹。铺垫的青石板,与一般的石板不同,它是当地一种天然石料——五花石。它采自丽江坝周围的山里,该石料清亮光洁,结实耐磨,纳西人选择它铺垫路面,我估计是因为古城是过去马帮频繁的必经之地,为保护古城的路面不被损坏,而选择它。另一原因是为了便于用清水冲洗街道,当然也避免了雨季路烂泥泞和冬季路面的风尘。走在茶马古道上,不多时,经卖鸭蛋桥来到“四方街”,出四方街向南,来到七一街,这是茶马古道的第二条主要街道,此时路面铺的五花石已不象新华街那样是竖着铺,而是横铺,它南通鹤庆、大理、思茅,仍至缅甸、越南。

“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齐名,是中国通往国外的又一条漫漫长路。它南起云南的茶乡普洱,经下关、丽江、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西进西藏拉萨,越过喜马拉雅山口,经印度噶伦堡,到加尔各答。从普洱到喜马拉雅山口的路程,最短也有7300余华里。“茶马古道”的另一条主要线路,起自四川雅安,经康定(打箭炉),过昌都,进拉萨,这条线路又称“大北线”。这两条主线,穿越了整个大西南的广大地域。这里雪峰连绵,山岳重叠:江河奔泻,波涛滚滚。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雪域西藏,其行路之难,更难于蜀道。生活在这块世界屋脊上的人民,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跨过江河峡谷,穿越丛山峻岭,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开辟出这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茶马古道。于是,在荒凉而孤寂的丛山峻岭中,响起了马帮长途跋涉的铃声。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驼峰航线,那是运送战争物资的。而大后方民用物资的运输,则主要是通过这条国际间的“茶马古道”进行的。可以说,“茶马古道”为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后,随滇藏公路的开通,当时的马帮已不存在,此时的茶马古道也只能作为当时文化、商品交流的见证。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民居博物馆——纳西民居

走在茶马古道上,看着古道两侧的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年代纳西民居建筑的特色,多为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二层楼房。我们曾遇着一个热情好客的纳西族人,他是当地居委会的干部,他邀请我们去拜访一个至今还健在的赶马哥家,户主姓曹,曾为云南边疆的解放和建设作出过贡献,受过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他就赶着马邦到过加尔各答。一走进他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照壁围成三合院,每房三间二层,朝南的正房略高出左右厢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成带有图案的地面,正面堂屋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宽大,称为厦子,是纳西族民居重要的组成部分,纳西人把吃饭、会客都搬到了厦子里,可见其功能不一般,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天井都以花草盆景美化。丽江市政府规定,古城房屋一概不能随意拆除,就是维修,也要求修旧如旧。

(图八)

(图九)

古城的女人与男人

女人当家,男人赋闲是古城特有的风俗,最具民族特色。独特的妇女服饰是古城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当我们走在茶马古道上,看见了一个脚步蹒跚纳西阿奶,她头戴蓝色带沿解放帽,身着长褂围腰式服装,腰间系百褶围腰,褂子过膝,宽腰大袖,外加坎肩,我们给她说:想给她拍个照,她大方地答应了,也没有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不像有的地方,只要一说照像,立刻伸出手,拿钱来,少了还不行。最有特色的是,纳西妇女的羊皮披肩,上面缀有两个大的圆布圈,以丝线绣成图案,四周又缀七个小的圆布圈,俗称“披星戴月”。“披星戴月”是纳西民族勤劳善良的象征,也是今日丽江旅游不可多得的风景线。已婚妇女一般头上扎一头巾,上盖头帕,未婚妇女只戴头帕。衣服多为蓝、黑、白三种颜色,稍绣花边,坎肩为紫色或藏青色,朴素大方。

妇女最忙,这是古城人给我们的第二印象。她们肩扛背驮,摆摊设点,主内忙外,勤劳当家。在古城留心观赏,你会发现妇女干的活和男人一样,在菜市上几个妇女屠宰一头猪,在街上拉一板车很重的货,织麻、卖菜、开车、当户等样样都是一把好手。她们面色红润,眼睛大,轮廓漂亮,她们健康、热情、率直,“娶个纳西婆胜过十头骡”的俗语是对纳西族妇女最好的赞美。顾彼得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也不无赞叹 :纳西妇女“高大结实,胸宽大,臂力强。她们自信、果断、勇敢,她们是当家人 ,是家庭繁荣的唯一基础。娶个潘金妹(纳西姑娘)就获得了人生保险,余生可以过安闲懒散的日子了”。 

最悠闲的是男人,这是古城人给你的第三印象。你常看到他们背手慢步游逛,妇女的能干造就了男人有更多时间去发展文化和领略美好的事物。纳西人中,文人辈出,令人目不暇接,像方国瑜、王丕震、周霖、周凡,吴积仁等都是丽江的大学问家。从外表看,纳西族男人仪表堂堂,体格健壮,肤色略黑,额骨高,鼻子长,造形美观,头发柔软而卷曲。他们热情、豪爽、 有着高雅的情趣,很多人精通音乐和绘画,执迷于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在中河和西河岩边、柳树或栗树下,你常能看到纳西族男人提着鸟笼,游来荡去,在石拱桥上,他们手托猎鹰,闲坐桥头,相互谈论着打猎的趣事。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古城的集市

古城之市有两类,集市和街市,它们构成了古城市井风俗的画面,最值得你仔细观赏。

一是摊位的设置,四方街为古城集市的代表,其位置在古城的中心,用五花石铺就了一个呈长方形约400平方米的露天集市广场。这里摊贩云集,古玩百货琳琅满目。撑开的布蓬和黄油纸大伞以及传统货摊,形成集市一大景观。西段多各种古旧手工艺品,翻弄这些古手工艺品,犹如翻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东段又多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硕大的草帽当锅盖,铜打的瓢勺当镜照,古朴的民俗总能演绎出新故事。在这里你还能尝到纳西族老妈妈做的传统豆凉粉。

二是集市的形状,站在空旷的集市广场上,你会发现有六条街呈辐射状由此向四面延伸,即东面的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西面的新华街、黄山下段,而每条主街又有数条支巷呈放射状再向四周辐射,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状,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与中国传统的四四方方的井字形街道是不一样的。

古城街市也很有特点,它是四方街集市的补充和延伸,单街独巷经营同类商品,渐成特色。新华街是一条织麻、制革和理发的街,传统的纳西服饰以及正在织麻的老妈妈,都是镜头中一幅幅宁静而优雅的风俗画。在这里还可以买到闻名遐迩的丽江皮鞋。

新义街是古城“洋人街”,由积善巷和密士巷组成,情调多样。一是餐饮风味浓,阿一旦、井卓、蓝页等西式餐饮小屋鳞次栉比,古城洋味,别有情趣 ;而在溢璨 、雪楼、叮当等纳西餐馆里,又可以品尝到传统的丽江粑粑、面果饭和酥油茶等;二是工艺品种类繁多,包括字画、服饰、木雕、图片、土陶等,沿街都是风景。积善巷的布农小屋、纳西窗芯木雕,密士巷的清溪艺苑、风光图片、东巴木盘都值得进去一看;我们步进一家作银饰的手工艺作坊,一青年银匠正在精心制作指环,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精致美观的银饰,价格合理,女士们各选择购买了一、二件,自已配戴或送亲朋好友。三是街市傍河,小桥垂柳,西岸多饭馆茶屋,东岸多字画古玩店,可一路赏景,一路采风。

四方街东行至大石桥一段,为古城少有的饮食一条街,在不足百米的街市上,店铺相连,锅碗瓢勺之声相闻,平添了古城浓浓的生活气息,传统饮食如沙锅饭 、沙锅米线 、丽江粑粑和酥油茶等客自便。因为这里是古城中心街市,你可选择在此小憩,在品尝纳西风味时,还可观赏街市风情。

(图十四)

(图十五)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上中下)原作-老港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7-14/102059308.html3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