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之须弥灵境篇 |
[游记]颐和园游记之须弥灵境篇 |
2007-07-30 sina.com.cn |
地 址:颐和园北宫门南侧100米/万寿山北麓 门 票:无 推荐度:★★★ 理 由:藏式宗教建筑群,规模不小,因为依山而建,显得气势恢宏。四大部洲虽然被焚毁,但是残存的一些遗迹也处处显示着藏传佛教与汉族的佛教的区别。不需门票,且是从后山出园的必经之路,值得一看。 颐和园须弥灵境照片(左图为汤姆森·理查德在1880年前后拍摄“须弥灵境”毁后的残迹) 从苏州街上来,第一站就是须弥灵境,这是一组大型的藏式建筑,依山而建,可谓宏伟。由于我们是从后山登临,也就是当年须弥灵境寺庙的正门登临,所以对于它的雄伟壮丽颇有心得。 颐和园万寿山后山景区的须弥灵境虽然没有前山的佛香阁出名,但却远比佛香阁历史悠久,历史上,须弥灵境是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的一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万寿山须弥灵境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虽然在游览之前我做了不少功课,但是关于须弥灵境,还是知之甚少,所以游览过程中也一知半解。 须弥灵境建于一座20米左右的高台之上,庙在头顶,仿佛天上的另一片世界,拾阶而上,过了山门便是香岩宗印之阁,这是光绪年间重建的大殿,殿内十分开阔,供奉三世佛三尊,另外东西两侧供奉了十八罗汉,各个栩栩如生,足见清代雕刻艺术的高超。如果说苏州街是清代皇帝游戏之所,那么须弥灵境应该就是皇帝养心之所,(因为佛香阁有所谓昭告的政治表象意义)在此间,不用当着群臣之面做表面文章,自然可以真正面对我佛,洗心涤面。 去时正值春夏之交,百年古刹掩映于参天古木之间,分外宁静。可能是遭到了焚毁、加上又处于公园之内的原因,这里并不像普通寺庙般香火旺盛,更显有善男信女叩头祷告,道更加增添了一份静谧,若要欣赏藏式建筑的精美绝伦,须弥灵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须弥灵境之后就是有名的四大部洲,遗憾的是对于藏传佛教,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能凭借直观的感觉,觉得藏式建筑与汉式建筑的确有很大的差异:藏式建筑有着中国古典建筑中很少用的圆形,并且不讲究对称,多按佛教典籍排列,用色上也多用大红金黄等夸张之色,与古典建筑的别致雅趣大相径庭。 由于地处山腰,地势较高,所以在须弥灵境的高台之上,眺望西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有一点比较奇特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须弥灵境的整个寺庙建筑都是坐南朝北的,这个在中国古代的寺庙之中也是不多见的吧。至于有没有典故,我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链接:(组图)颐和园游记之苏州街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智慧海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佛香阁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长廊&清晏舫&昆明湖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文昌院&耶律楚材祠&德和园篇 [关于景点] 须弥灵境原有十多处建筑群。其中最主要的是居于后山中心位置的须弥灵境寺庙,这是离宫型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佛寺建筑,既满足了皇帝礼佛的需要,也起到了团结藏、蒙等少数民族的作用。寺庙前半部包括牌楼、广场、大雄宝殿、配殿等,后半部仿照西藏著名古庙桑耶寺的形制建成的庞大的宗教建筑群,又称“四大部洲”,分别为“南瞻部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其中香岩宗印之阁始建于乾隆时期,为四大部洲之中心建筑,原为三层高阁,内供奉三世佛与十八罗汉。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清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因为资金原因,并未修复“须弥灵境”,只是复建了“香岩宗印之阁”,现在须弥灵境的格局是1980年按原样修建的。 [须弥灵境的建造原因] 乾隆年间是中国内地修建喇嘛寺院最盛的时期。乾隆十八年(1753年),我国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首领达瓦奇挑起民族动乱事端。乾隆二十年二月,清政府派兵5万分两路直进伊犁,并得到了蒙古厄鲁特等四部中有关人物的支持,一举取得平乱胜利。乾隆皇帝大喜,同年十月,乾隆在避暑山庄宴请厄鲁特蒙古四部贵族。为纪念平息达瓦齐动乱胜利和这次盛大集会,乾隆皇帝效仿康熙皇帝安定喀尔喀蒙古之后在多伦诺尔会盟建汇宗寺的先例,派大臣、测工、画工去西藏描摩三摩耶庙(又称桑耶寺),仿该庙在万寿山后山和承德(普宁寺)建二处寺院。在万寿山后山中轴线上所建的寺庙主殿为须弥灵境和香岩宗印之阁。 [须弥灵境的蓝本——三摩耶庙] 西藏三摩耶庙 三摩耶庙又称桑耶寺被称为“西藏第一寺”,座落在西藏扎囊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始建于公元762年。当时吐蕃王朝五代赞普赤松德赞为限制本教势力膨胀,巩固王室统治,废除当时压制佛教的“禁佛令”,迎请密宗大师莲花生入藏。佛教势力在王室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实力和地位。桑耶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桑耶寺的建成,象征着佛教在西藏政治舞台上正式出现,同时反映出8世纪中叶西藏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桑耶寺的建筑格局,中间按佛教名山须弥山的形制建造,因其主殿具有三种风格,也叫“三样殿”。大殿四周以“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为名各建三殿,大殿南北又建“日”、“月”两殿。 桑耶寺工程完工之后召集无数藏民举行隆重庆祝及开光仪式,同时组织七名贵族子弟剃度出家主持桑耶寺日常事物。桑耶寺从政治意义上是佛教在西藏被正式承认后的第一座寺庙;从建筑风格上,早期建筑包括汉式、藏式、印度三种建筑风格;从宗教性质上是西藏第一座具有佛法僧三宝的寺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ddb875010008ch8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