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4)颐和园 |
[游记]北京游记(4)颐和园 |
2007-09-02 sina.com.cn |
我们的课文里曾经学过一篇关于颐和园的文章,说颐和园内风景如画,这次我来到这里,发现颐和园果然是人间仙境,真可以比喻为仙山琼阁呀。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原为清代行宫花园。乾隆十五年(1950年)建清漪园,当时清王朝正值盛世,因此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动用巨额银两修成此园。咸丰十年(1860年)该园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宫廷区、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 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 我和妈妈沿着昆明湖边漫步,吹着湖风,特别的凉爽。昆明湖的一角,也就是文昌阁的附近有一大片荷塘,荷花竞相开放,荷叶也不甘示弱,张开自己的巨手,迎接着灿烂阳光给予她的营养,努力地使自己长得更高。而荷花下面还有一些枯枝败叶,它们懒洋洋地待在下面,渐渐的颓萎了。 欣赏过昆明湖,我们来到长廊,长廊是世界最长的画廊。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七百多米,共二百七十三间。长廊内,雕梁画栋,既有色彩斑斓的风景画,又有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我和妈妈不住地赞叹。 长廊的对面就是万寿山,听导游说,万寿山是用挖昆明湖的土堆积成的。为全园的主体。乾隆时期依山而建的建筑群绝大部分在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存建筑大多为光绪年间重新建造的。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 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耸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各式楼台亭阁,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无法都游览到,真有些遗憾。 颐和园真是人间仙境,估计神仙来了都要流连忘返。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fc3b8d01000a58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