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之行

[游记]颐和园之行

2008-03-18    sina.com.cn

古建之行,实属收获之旅。犹记初入颐和园,艳阳高照,余等自东宫门鱼贯而入,初见昆明湖,顿有豁然开朗之感。湖面浩淼,波光粼粼;堤岸宽阔,杨柳风轻;远山如黛,起伏延绵;玉带十七孔,飞架水面。惟西岸山脉过于平淡,无起伏层次之变化,稍嫌美中不足。佛香阁以其地位之突出,体量之雄伟,跃入眼帘。背靠万寿山,面朝昆明湖,占尽得天独厚之优势。北向则为文昌阁,是阁筑于高台之上,居高临下,可俯瞰全景,饱览湖光山色。其下为一大门,为北向必经之路。门内黯淡狭窄与其外明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为学建筑者之独有情趣。一出此门,便见一岸边小岛,由一小桥与堤岸相连;岛上遍植杨柳,一重檐攒尖顶小亭坐落其间。桥下菡萏正好,岛岸乱石堆叠,湖水轻漾。后知此亭为“知春亭”,出自“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前方道路一分为二,一路沿湖,一路上山。路口有一“玉澜堂”,初乃光绪帝寝宫,后为其软禁之地。沿山路而行,过德和园门,高墙深院,未入,只见院内乳燕纷飞,颇添意趣。此即为吾此次测绘之地也。之后山势陡峭,然松柏森森,全无暑热之感,实为三伏避暑之胜地。至苏州街,据传此街为乾隆下令修建,意仿江南水乡,以解一后妃思乡之愁。沿街房屋皆临水而建,食铺林立,酒旗斜矗,一派市井繁荣;道路宽不过三尺,曲折迂回,游人如织。拾阶而上,至须弥灵境,居高望远,视野开阔,喜忧皆忘,宠辱均无。夕阳已斜,寒意渐生。遂归。

次日晨便入德和园测绘,初游客尚稀,犹可安心绘图,然自晨至午,游人渐增,吾等于院中绘图,或有好奇者围而观之,多有不便,甚为烦扰。至午时最甚,人声嘈杂,初入院中之静谧感全无,绝非游园之佳时也。然此园下午五时即闭,游人既绝,而吾犹可稍为逗留,故能独享静谧之美。于此院连呆数日,遍闻各地方言,偶有同乡,不禁暗笑。乃识中国之大,地域之广,然犹为一统一国家,始皇帝统一文字之功,不可谓不大也。亦见诸多洋人,金发碧眼,操各国语言,偶有英语,尚能辨别数句。院中经历,可谓大开“耳”界也。

每日测绘,非独白日,夜晚亦不松懈。吾常于睡前整理当日工作,至绘仪草期间,又连熬两夜,疲倦异常。然同窗数人,共同奋战,亦是乐趣非凡。

测绘期间,每日皆于德和园园中度过,几无游玩。惟一日傍晚,独沿昆明湖绕行半周;又一日傍晚沿山路而上,入谐趣园一览。然终未入佛香阁,至今仍引为遗憾。

2007年7月10日动身,25日返校。

回想测绘经历,不觉竟已过三月,个中细节,多已模糊,若不记录,恐不久将一无所忆矣。故今日成此文,以期自娱。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893d701000dbv.html2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