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风情 |
[游记]颐和园风情 |
2008-05-22 sina.com.cn |
中文名称:颐和园 英文名称:Summer Palace 记得今年上半年考英语学位考试的时候,有一段介绍北京的汉翻英,当时我是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翻译"颐和园"这个名胜.不竟暗恨起考试前一天晚上陪蚊子打牌至熄灯时分的我来.最后哥们我急中生智,直接写了个"The 其实嘛!颐和园,这种名胜,写的人多.我比他们可差的多,所以,开头就用用规范的. 开头: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这段开头和北京地图上的介绍差不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勿忘国耻呀!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 东宫门区:在这里我基本没怎么游览.为什么呢?人多呀!先去买个票都不容易呀!给她看了看我的研究生证都没有打个折扣,你说我那好意思再在旁边多呆会!进了东门就看见一群群的人在拍照留念,那温度热的,敢情跟个火焰山似的,我惟有避之为妙.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 谐趣园:这是一个我停留时间比较多的地方.因为这是逃出东门后误闯进的第一个地方.在这里拍了很多照片,由于大小的问题,也就无法上传了.我要特别说的是那里的一个莲花池.太静宜了.真想就依着走廊上的柱子,听着池塘对岸佳人吹来的小曲,美美的睡上一觉.我还请了一位阿姨给我拍照,结果不知道是相机的问题还是我肤色的问题,拍出来的我好黑呀!不过映衬出其他的景色倒是挺白的. 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 苏州街:这是一条完全不用停下来决定"先去哪?再去哪?"的景点.你只需要沿着街道的一个方向绕一圈就好.但是这里有三样不好:一是街道太窄了,一边是店铺,一边就是苏州河.两个人的话都没法牵手同游,一个日本相扑估计就能堵塞交通了.二是游人太多了,有些店铺根本没法驻足停留.三是太阳太毒了,看着在小舟上晒着,好似很浪漫的人们,我心中只有可怜.苏州街,苏州河,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如果只有两三个人的话,在夕阳下山了之后,泛舟其上,落日的余辉在河上泛起点点鳞光,看着岸上的各式店铺,偶尔看到新奇的东西,让老板送到船上,异或停舟上岸,细细把玩,真是人生一大美事.走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戏说乾隆中的少秋和雅芝,顺治和董蛾妃.一句话,羡慕帝王家呀! 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cc00401000a6z.html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