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揭秘颐和园 |
[游记]揭秘颐和园 |
2008-05-22 163.com |
颐和园不但是中国名胜古迹、悠久文化的缩影,她还是美轮美奂的天宫仙境,你瞧昆明湖像不像天河—样,把牛郎织女分置在两岸?而且这位乾隆爷还借着铜牛,使自己比肩于古代的圣君呢! 传说那年的农历七月七,也就是七夕节那天,这只铜牛再也按捺不住寂寞,突然起身沿着东岸往西堤走去,当然是去找织女了。这事可把慈禧吓了一大眺,硬是找了十个山东大汉,把这只铜牛从西堤的耕织图那边拖了回来,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的牛的尾巴是接上的,那是拖它回来的时候,把牛的尾巴给拽断了。 对颐和园了如指掌的颐和园管理处高大伟处长说:“这个牛尾巴确实断过,我在一张1860年到1900年之间拍的一张老照片上,看到铜牛尾巴是断的,后来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游人在湖岸附近发现了这个铜牛的尾巴,交到当时的管理部门,所以在1975年修复铜牛的时候,又重新焊接上了。” 败家石被运到颐和园前后 传说明朝有一个人叫米万钟,他好石成癖。一天他在房山看到一块大石头,非常喜欢,因为米万钟很有钱,就想雇人把石头拉回家,可石头太大了,还没把石头挪出房山就耗费了他全部的财力和物力,家就败了。 后来,乾隆也看上了这块石头,就叫人把这块大石头挪到颐和园,因为交通很不便利,挪的时候非常困难,工匠们就每隔一里地开一口井,打井泼水成冰,沿着泼出来的冰路往前推滑,好容易挪到颐和园码头时发现,码头的门太窄,大石头进不去,无奈之下只能破门而入了。后来这件事让乾隆的母亲知道了,她觉得这块石头之前败了米家,现在又破门而人,乃败家石也,后来这块石头就叫“败家石”了。 乾隆感觉到这块石头有天地之灵气,非常难得,就供在了院子中,还特意给它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青芝岫”,它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祝愿和美好的期望。可后人却说,自从这个败家石被运到颐和园之后,大清朝的国运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所以知道这个典故的人,去颐和园就不会在这块大石头前照相。
|
转自:http://66mhy.blog.163.com/blog/static/10538142007111885033554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