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游记 |
[游记]香山游记 |
2007-07-16 jconline.cn |
-- 作者: 冷枫 [这个贴子最后由冷枫在 2004/05/20 03:57am 第 1 次编辑] [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xsh1.JPG[/img]在北京海淀区,东南距市中心20余公里。为北京西郊西山山岭之一。此地重峦叠嶂,清泉潺潺,花木漫山,景色清幽。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大兴土木,兴建亭台楼阁,共成二十八景,如勤政殿、翠微亭、栖云楼、香山寺、森玉芴等,并加筑围墙,名“静宜园”。“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园中名胜遍布,风光旖旎,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景,为中外旅游者所向往。 [align=center][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hongye1.JPG[/img] [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zhmjd.gif[/img][/align] 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建于明嘉靖年间,后曾几经修葺,是一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院中新是一半圆形水池,清洌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斋”。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流连忘返。 [align=center][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sqq.jpg[/img] 见心斋[/align] 在香山公元北门内。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圆,似眼镜,故名。湖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中、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游人在此赏玩山水之乐,自得静中之趣 [align=center][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shuiliandong.JPG[/img] 水帘洞[/align] 全称宗镜大昭之庙,在香山公元见心斋以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班禅来北京“祝厘”而建。庙宇仿照西藏建筑风格,前有一座彩色琉璃砖瓦和汉百玉砌成的大坊,华丽壮观,坊上的云龙纹饰仍保存完好。其后为虹台,高10米,转瓦基座,中央部分下凹。天井中立有用四中文字刻的碑记,记述建庙缘由。庙西有山腰处有一座七星琉璃塔,平面呈八角形,每层八角檐下系有铜铃,共五六十个。风来铃声清脆悦耳,余音在山谷中回荡,更曾诗情画意。 [align=center][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ta.JPG[/img] 琉璃塔[/align] 西山台殿数百十,侈丽无过碧云寺。”数百年来,碧云寺就是西山风景区中最雄伟壮丽的一座古老寺院。它坐落在香山的东麓,依着倾斜的山势而建造的。这个寺的布局,在建筑手法上采用了层层封闭的形式。从山门直达寺顶,共有六层,回旋串连,引人入胜。 [align=center][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bys.JPG[/img] 碧云寺[/align] 西山北部耸立的寿安山,与东南面的香炉峰比邻相望。近山处是一片小平川,密林翠绿。浓荫深处隐现着的彩瓦红墙,就是卧佛寺。卧佛寺,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七世纪初的唐贞观年间。这里就修建起兜率寺。元代称“寿安山寺”。后改称大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最后改称十方普觉寺,一直相沿到今天。因为稀里有卧佛造像,俗称卧佛寺。 [align=center][img]http://www.eastgarden.com/images/df.JPG[/img] 卧佛寺大佛[/align] |
转自:http://bbs.jconline.cn/cgi-bin/printpage.cgi?forum=7&topic=7530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