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游记 |
[游记]香山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不过为了对得起自己,不虚此行,我选择了临时抱佛脚。进门的左侧,树立着一块游览导图,上面景点坐落,景点路线,一览无余。进门的右侧,是一个门房,里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详尽的景点介绍。得知香山的前身是乾隆题的静宜园,也就是清朝的皇家园林;香山最高的峰是香炉峰,因其状如香炉而得名,除了秋天的红叶是最大的看点外,园内有翠微亭、香山寺、重翠庵等“二十八景”;其中的双清别墅,更是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可谓处处是佳境,步步有妙景,一天的工夫自是不能尽览。 在观景之余,此行另一重大任务便是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捡拾不文明人丢弃之垃圾。来香山的游人可谓五花八门,有诗人,有学者,有写生者,有锻炼者,有没有目的只为散心者,有有目的只为泡妞者,有纯清炙热的恋人,有相濡以沫的夫妻,有清纯可爱的儿童,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人多难免杂,于是素质高低显而易见,素质高者自带垃圾袋,自产自销;素质低者,管你三七二十一,吃完屁股都不擦,一走了之。针对这种现象,家园组织了垃圾越野扫荡清除队——赤卫队、洪湖队、武当队、神农队、黄鹤队。 我们选择了先“攻打”北门的行进路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草地,草地的中央是一个亭子,亭子的入口处是一个木制的小牌楼,上方题曰:香翠庵。牌匾的两旁刻着一幅由长短不一、粗细相类的槐树条拼凑起来的对联。这种形式虽未见新颖,却也别致得很,让人禁不住驻足于前,流连、玩味一番。但任务巨大,无暇顾及观赏美景和欣赏美女,进门就发现两个大大的易拉罐,扔进了垃圾桶,开始了我的“垃圾王子”冲刺。 穿过草地的中间的甬路,绕过亭子,再往前便是静翠湖。微微融化的冰面、倒影在水中的松柏、徜徉在湖畔的才子佳人,构成一副绝美的残冬景象。 离开静翠湖,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古树参天,花草掩映,我们像一群童心未泯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路旁的垃圾,我们也是一丝不苟,博得路人阵阵喝彩。不知不觉,眼前出现了一个宽阔的楼台,拾阶而上,却是香山寺遗址。即是遗址,自然失了原貌,历史久远,也只是时间上的概念而已。香山的人文景致,曾经历过两次较大的浩劫,八国联军掠走了所有能肩扛手提的有价值的东西。这还不算,走时,几把罪恶的大火,焚毁了除山石以外所有的人造之物。焚毁了即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又一处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着一处处的断壁残垣,愤慨之余,唯有摇头叹息,唏嘘不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21355010005ih.html3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