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毛祁大悲寺游记 |
[游记]毛祁大悲寺游记 |
2008-07-01 sina.com.cn |
周五单位值班,在网上踯躅,心绪也不知飞往何地。突然接到消息,大学里辽阳的三个同学翌日要到我的城市精研佛法、拜求大悲水(原话如此)。还称我海城毛祁大悲古寺全国闻名,我不禁被他们的话所动,加之与他们已有五年没见面了,故非常期待大悲寺一行。 一行四人,驱车照着毛祁的方向前行,途中购置了豆油、米、面等物品。说是给寺庙的香油。路上听着他们对大悲寺的描述,不禁油然增加了自己对目的地的神秘感。一路问下去,已经过了毛祁镇中心了,继续向南开进,逐渐远离了城镇的喧嚣和繁闹,只有两车宽的乡村柏油路,两旁绿树掩映,曲折地带我们前行,神秘地指向远方,不知前面还有多少距离。更增强了我的好奇心。在乡村公路上行驶了近30分钟,转过一道山坳,眼前豁然开朗,四面山体环抱中,一处院落,青砖碧瓦,幽然而古朴,透出一片森严凝重之色。暗想此处便是传说中的大悲寺所在了吧。继续前行,一泓碧潭跳入眼中,碧波倒映着青山蓝天,微风过处,阳光直射之下,水面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真是如诗如画,令人浮想联翩。寺院的前庭堆积着很多土木石方,大概是香客捐赠用来修葺庙宇的。在新建的大雄宝殿前,看到了据说是受过皇封的大悲寺七眼透龙碑。它就是从唐王山大悲寺迁移此地的。“唐王山大悲寺古刹也,未识创自何年……大清光绪十年岁次”,碑文清晰可见。碑头三龙戏珠活灵活现,其下中央刻有“作善降祥”的字眼;碑底为海水纹。另一块碑即为公德碑。这里的一位居士告诉我们,大雄宝殿前的石阶大多是从唐王山原址搬过来的,当然也包括这两块石碑的石基。为保留原有的风貌,大雄宝殿砌筑所用的都是原址搬来的砖瓦。青色的砖瓦,给人一种远古的幽思,不知其是否也能记住自己流离的身世? 正在这时,后庭隐约传来了木鱼敲击和咏诵佛经的声音,此地此景,不觉忘却了世间的诸多烦恼,心中了无尘念,虽正值盛夏,却油然生出了几许清凉,恐怕是应了那句俗语“心静自然凉”了吧。居士说我们来的不巧,寺院的老住持,90高龄的知名高僧化来禅师外出云游未归,而现任住持妙祥法师带着弟子闭门清修,佛学用语为“结夏”。看来我们这次是无缘得见了。 从大雄宝殿的侧翼穿过,便是一眼古井,被称为大悲井,每天来此求取大悲水的人络绎不绝,俯身井口,扑面一股凉气,令人暑意全消,据居士介绍,此大悲水得承高僧化来以大悲咒教化,能医百病,清身健体。持杯取水饮之,入口甘甜、清凉宜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329510100097h.html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