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浏览:恭王府小半日游记中华万福网BBS |
[游记]浏览:恭王府小半日游记中华万福网BBS |
2007-07-16 |
恭王府小半日游记 这年头,有钱有闲人都去海外旅游了,俺们没钱瞎忙的只能趁周末在北京城里自助一日游。一晃到北京已经快十年了,要找没去过的景点都有些困难。春节前正好看了一些讲老北京王府大院的文章和电视节目,于是目标定格——恭王府。 恭王府在什刹海的北岸,最早是大名鼎鼎的“电视明星”贪官和珅的私宅,和绅获罪后几经易主,最后成为清朝末期炙手可热的人物——恭亲王的府邸。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里,60余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恭王府在一个小胡同里,胡同名叫“柳荫街”,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十大元帅中的大部分都在这定居(据说当年恭王府是他们办公讨论军机的场所),因此也叫“元帅街”。胡同窄窄的,从很远的入口处就开始有长长的三轮黄包车在排队拉活。恭王府花园的入口处并不鲜明,没有我想象的夸张肃穆的大牌楼门,以至于我们差点儿错过。从鼓楼大街打车过来,花费11元。 这院子本名“万福园”,但考古学者们找来找去只找到9999只蝙蝠,也就是这窗上的和廊上的明蝠和暗蝠、蝠池、蝠厅(书房)以及邀月台和升官发财路组成的倒挂蝙蝠加在一起,三只大的和9996只小的,但总也找不到那第一万只。这第一万只蝙蝠的发现,讲起来还真有段故事。 据说是周恩来总理在这里开会休息时,走到邀月台下面的假山洞中,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福字碑正立于邀月台下面,支撑着整个邀月台、升官发财路及假山这个建筑群。当下找来住在附近的郭沫若(郭老故居竟然是当年恭王府的马号)鉴定,这正是康熙亲笔题赠给奶奶孝庄皇太后的“福”字。据说当年康熙在孝庄生日时赠书这个“福”字。这一个字中就包含了?“子、才、多、田、寿、福”六个字,幸福人生缺一不可,然世人不可皆得。字上方正中是一枚完整的康熙御印。康熙一生留墨不多,加盖玉玺的题字更是难得。相传和珅当年趁皇帝出宫之时偷出这个字,并将它拓印在石碑上,置于中心建筑邀月台下,作为整个建筑的支撑基石,若将其撤去,则必然整个建筑毁于一旦,撤碑人也会葬身其中。可见和珅用心之良苦。这个福字碑也成为恭王府花园的最大一绝。 关于这个“福”字的真假故事,导游在邀月台上给大家讲了很久很久,以至于我被“忽悠”得直流口水,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作为和珅书房的满是寓意“节节高”竹子装饰的邀月台,就等着见一见康熙帝的真迹了。 终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下邀月台,穿过升官发财路,翻过假山,来到一个小洞口。在洞口,导游小姐再次向大家强调了一下“福”字的重要性(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都是铺垫,为了是让大家参观后花260元钱“请”个福字回家!),才让我们进洞。大家排着队一点点地往里挪,谁都想多摸几下福碑沾沾福气,我排在最后左顾右盼好不容易才见到被镶了玻璃罩的大福字,慌乱之中把那枚珍贵的康熙玉玺照了下来,还没等仔细摸摸,就被后面来的人推到一边去了。 从洞里出来,导游小姐开始耐心地向游客们讲解支出260元请回家一个福字的重要性。我对这个可不感兴趣,于是左逛逛右看看蹭到前面一队旅游团,没成想那边的导游正在告诉大家如何选购玉石。我往周围打量了一下,看到5米远处就是出口了,原来旅游到此结束,剩下的就是“商业活动”了。既然如此,我也就此作别了! --------------------------------------------------------------- |
原始链接:http://www.1wanfu.com/bbs/Show.asp?ID=179&BoardID=18&TB=1 |
转自:6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