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恭王府 |
[游记]北京恭王府 |
2007-07-16 17u.com |
北京恭王府 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原为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的宅邸。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公元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和珅被“赐令自尽”,其宅邸被没收。咸丰元年,咸丰帝将此宅院赐予恭亲王奕訢,名为恭王府至今。 恭王府花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府邸有中、东、西三组院落,后花园名萃锦园,也有三条轴线和府邸对应。花园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中路进园门后,土山起障景作用,穿越山洞门后,豁然开朗,正中置一峰石,名“飞来峰”。峰东为流杯亭,峰北正中有一“凹”形的水池,面池是一组厅堂。穿过厅堂进入中部庭园,有一座石山,为全园主景。山前有小池,池后是山洞。洞中有康熙书写的“福”字碑。洞的东、西部各有爬山洞,可盘旋上洞顶的平台,台名“邀月台”。台上的榭是全园中轴线上最高点,居高临下,全园在望。石山后面有一列书斋,平面曲折,如蝙蝠展翼,名为“蝠厅”。花园西路以一个长方形大水池为主景,池中心有岛,岛上有水榭。池北岸有一卷棚顶的大厅,和水榭成轴线相对。花园东路是一组建筑庭院和戏楼,用爬山廊连接中路的厅堂。 恭王府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 恭王府花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是研究明清造园艺术不可多得的实例。(以上为引用) 恭王府花园简介,我分两张拍摄。 蝠厅,因建筑形似展翅的蝙蝠而得名。 花园内养了许多的鸭子。 戏楼,清代称“大戏房”,其建筑形式在中国仅此一处。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54232.html4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