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蓬蓬日记——恭王府 |
[游记]蓬蓬日记——恭王府 |
2007-07-16 yculblog.com |
这几天头晕脑胀!没有出团!正好在家准备考试! 一出团!才知道自己的知识差了多远!几乎就是个什么都不懂!太悲哀了!所以陈这阵子恶补一下!让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也多一点!明朝清朝的历史!每个皇帝!都要细细的了解! 让我这个本来对历史一窍不通的人!不得不拿着厚厚的关于历史的书慢慢啃!看了几天!我觉得我对以前历史的“花边新闻”比较感兴趣!对那些年号,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迁都?那年那位皇帝退位?一点也记不住!唯独记住的是哪个皇帝的陵墓屡次遭雷击?等等这些! 也许让人觉得很好笑!但是,年轻人吗?我总觉得对这些歪门邪道感兴趣!呵呵! 明清的历史!还得慢慢的看!但是,看了这几天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千古第一大贪官----和珅!因为前阵子去了趟恭王府!让我觉得他真不愧是千古第一贪!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八亿两白银相当于3千6百万人民币!所以说,千古第一贪是名副其实的! 和珅家有个戏园。戏园前是一片花园,修剪整齐的灌木丛中开着些许花儿。《环珠格格》中“香妃戏蝶”这出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全北京城只有两处是满地青砖,一是故宫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王申家的戏台了。因为青砖的扩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戏台上唱戏不需要任何扩音工具,偌大的戏场人人都能听到音乐,能站在遍地青砖的戏台上为和王申等权贵大臣唱戏也是一种殊荣了。 正殿——和王申会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条很特别的路,只有一节阶梯,然后就是一条笔直平缓的坡路,因为和王申说过他这一世,只有年少时吃过苦,然后就一路平步青云,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颠峰。我们可以跨过最底下的一节阶梯,免吃一点苦,直接“平步青云”。 在恭亲王府,最有名的就是“福”字碑,因为,去恭王府就失去沾福气!这个福字是当年康熙写给孝庄太后!我们能看到康熙写的字只有三个!“无为”和“福”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孝庄太后年老病重之时,极其爱戴她的皇孙——康熙帝,心情极其郁闷。他让侍女苏麻喇姑准备好纸笔,大笔一挥,写了一个“福”字。写完之后,玄烨和苏麻喇姑看着那个“福”字惊呆了——那个字苍劲有力,十分潇洒。细一看,竟看见了多个词组:多田,多子,多才,多寿……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愿吗?康熙帝越看越满意,便命人把这个“福”字拓在一块巨石上。结果,久病多时的太皇太后很快康复了!康熙帝大喜,决定将这块饱含吉祥福瑞气息的巨石代代相传,让爱新觉罗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传到乾隆手中,就被别人偷出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和王申。现在这块福石就在我们正殿脚下,只露出写有“福”字的一面。这个“福”便是恭亲王府的第一万个福,寓意“万福”。和王申还神气地说:“皇上是‘万岁’,我是‘万福’!”后来,嘉庆帝抄他家时,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宫,可还是没有搬成。和王申太狡猾了,他用石块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条龙,寓意“龙坐江山”,嘉庆帝不想自毁“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来。 看着这座饱经历史风霜却风采不减当年的府邸,心中百感交集:在这里住过的人,在自己事业走到颠峰时,却不知自己也走上了权途与钱途的末路。 和珅为什么那么受宠?下次再说吧!呵呵! 阅读73次评论14条文件夹: 最新评论 浏览全部的14条评论 » |
转自:http://ploves.yculblog.com/post.2728681.html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