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恭王府花园游记 |
[游记]恭王府花园游记 |
2007-09-14 vekee.net |
正应了老人们 东富西贵 的说法,王府多是西城区的一大特征,而出类拔萃的当数恭王府 因为它的第一位主人是前不久被电视剧炒得火热的清朝大贪官和 ,几经更换,最后成为清朝末期炙手可热的人物 恭亲王的府邸,于是 恭王府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早听说恭王府花园玲珑剔透,是中国园林中的精品,据说还是 红楼梦 中大观园的原型,便动了一游恭王府花园的念头 因现在对外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所以只有在王府东墙上另开大门供游人出入,这虽然是无可奈何的事,但也给人以渐入佳境的情趣和寻古探幽的神秘感 入门后,正对着的是一条青苔斑驳的石甬路 路的右边是王府住宅最里边的一栋青灰色建筑,叫后罩楼 此楼为两层,长160余米,有50多间房,这在以四合院为特征的中国北方住宅中难得一见 二层上的窗户形式各异,竟然没有一扇是相同的,人称 什锦窗 导游介绍说此楼就是和 的 藏宝楼 ,当年内藏金银财宝 珍珠玉器 绫罗绸缎不计其数 在乾隆皇帝死后的第五天,嘉庆皇帝降旨,逮捕和 ,抄没他的全部家产约有十亿两白银,并令其自缢 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是 和 跌倒,嘉庆吃饱 ,形象地反映了和 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号大贪官所聚敛的不义之财是如何之多 听着导游的讲解,想象着和 的贪婪和 藏宝楼 的豪华,不觉来到了恭王府花园三绝之一的花园正门,俗称 西洋门 ,它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是国内最大的汉白玉整雕门 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雕刻又极尽中国古雕琢之精美,颇具西洋味道又不乏中国本色,真不愧是建筑中的精品 门额石刻外为 静含太古 ,内为 秀邑恒存 ,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 几个老外赞叹着在给雕花门拍照,他们也被这造型精美的艺术品折服了 正门迎面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名 独乐峰 仰首望去,只能见到 乐峰 却不见 独 字,原来 独 字藏在石后,有在失意时 独乐 和 韬晦 之用意 这块秀丽的巨石不但点缀了园内景色,又起到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 影壁 的作用,让你不能不感叹设计和建造者的独具匠心 绕过大石豁然开朗,正中有一 凹 形的水池,形似蝙蝠,名为蝠池,取 福 的谐音 池边翠柳依依,池内河叶点点,确实给人以祥和之感 右边有一 流杯亭 , 是主人约好友雅士们饮酒的地方 亭内青石地面上刻有约 10公分宽的流水渠道,弯曲成 亭 字形,酒杯置于水上,顺着水道飘流,故名 流杯亭 亭子旁边是矮竹篱隔的一块菜地,它总共有一亩三分地大,取中国俗语人有 一亩三分地 的意思,是当年和 仿皇上 亲耕 的地方,可以想象和 为人的虚伪 菜园的北侧是一处设计精巧的中式小院,院正中是一道垂花门,雕刻得极为精细,两边倒垂的花卉像要迎风怒放,门前两棵珍贵的龙瓜槐据说和 居住时就有 进入垂花门,小院布局严谨,院内种有牡丹和紫藤萝架,相传这就是 红楼梦 潇湘馆的原型,电视剧 还珠格格续集 中著名的一场戏 香妃引蝶 就是在此拍摄的 东侧有两间屋子正在搞 清史 展览,展览介绍了清朝从入关到覆灭的历史,有相当多的图片和实物,如宫中内务府的日记 宫中选秀女的照片 皇帝的批奏等,大都是珍贵的档案,虽然是复制品但都相当精美 可惜这里游人不多,相对冷清了许多,导游也只好匆匆带过 也许因为我是搞档案工作的吧,对此感叹颇多 院子北边就是著名的大戏楼,是恭王府花园的第二绝 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采用三卷勾连搭式屋顶,据说是清朝南方的官员为讨得恭亲王的欢心,特请南方的能工巧匠精心建造的 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纯木结构的建筑在北方历经一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少见的 戏楼内厅堂很高大,但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角落,戏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地 令人奇怪的是大堂上方绘满了倒垂的藤萝 原来,当时这种大堂似的戏楼在北方还很少有,连慈禧太后有名的大戏楼都是坐在院子里看戏,恭亲王担心逾制获罪,便在屋顶画满藤萝,意为这是藤萝架而非大堂,真可谓用心良苦了 出了戏楼绕到园子中路的最后一个建筑即 养云精舍 这个建筑造型有些复杂,五个开间,顶棚卷檐翘起,屋外还有回廊,像一个加了内墙的凉亭 两侧各接曲折的耳房,外形似蝙蝠,所以别名 蝠厅 ,与正前方的 蝠池 遥相呼应 蝠厅 的梁柱都很奇怪,涂成绿色的斑斑点点,导游讲原先这福厅的所有梁柱皆是竹子所制,因经不起岁月的摧残,损坏严重,在重修时考虑到经费问题,又要保持原貌,就采用了这个折衷的办法,用水泥做柱,油漆彩绘绿竹,成了现在这种效果 确有些不伦不类,只能凭着想象去体会原来的样子了 蝠厅前有一个假山,是园中的最高点,上有一 邀月台 ,上下山的路都是没有台阶的斜廊,称 升官发财路 ,导游笑着解释:走升官路的时候讲究 短 平 快 才能预示仕途顺利,便很快带我们一口气走了上去 站在 邀月台 上凭栏四望,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园内景色尽收眼底 正应了那句古诗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畔依栏杆 ,纵然是愁肠百结,也会在这景色中释化掉 此情此景, 升官发财 已经俗了, 荣辱皆忘 才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无论从哪边上 邀月台 ,下台时一定要讲究不走下坡路,要走假山中的石阶,俗称 踩龙背 才不会坏了运气 在怪石中下山必经一石洞,洞中有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 福 字碑 这个福字少写了一笔,寓意福不求全,是康熙为了表示儿女对长辈的孝心 康熙戎马半生,流传于世的字不多,而流于宫外的就更罕见了 此字便成了花园的镇园之宝,也被称做是唯一不用倒挂的天下第一福,这个福字碑就是恭王府花园的第三绝 出了石洞,游完了园子中路的景物,不禁感慨整个花园在修建时的煞费苦心,前有福池,中有康熙大帝御笔的福字碑,后有福厅,就连建筑装修上也多用蝙蝠的图案,以蝠衬福,到处都取福意 可偏偏凑巧,这个园子的历代主人虽能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却终有黄粱梦醒时,落得魂断紫禁城的下场,也许这正应了黄炎培老先生那句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所揭示的规律了吧 花园西侧有一小湖,引自什刹海的活水,湖面开阔而舒展,几只鸳鸯在尽情地嬉水,为这静谧的花园增添了几分灵气和活力 恭王府花园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却妙在精巧,有山有水,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在游园的同时还可听些野史秘闻,了解清宫历史以及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格局的讲究 若把游北海 景山 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比做饕餮大餐,那恭王府花园便是清粥小菜 游完仍是兴致高昂,不会有太饱太腻的感觉 有空闲时候朋友们不妨进去逛逛风景,听听故事,看看明清的档案展览吧 |
转自:http://www.vekee.net/b16513/2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