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恭王府花园·游园攻略之一:寒塘渡鹤影 |
[游记]恭王府花园·游园攻略之一:寒塘渡鹤影 |
2007-07-16 bbker.com |
恭王府花园-西洋门 续上篇:恭王府花园·游园攻略之前言:寻找什刹海的古风旧影 藏宝楼 藏宝楼窗棂 藏宝楼窗棂 以藏宝楼为界,北部就是花园“萃锦园”。遵循了北方园林“前朝后寝”——园林的后园式布局。此布局直接受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影响。整个花园也是轴线对称,但不似颐和园那般规整,轴线突出而景点在对称上却富于变化,分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线。中路是轴线,集中了主要的景点。东路多建筑,西路多山水。 西洋门 入门来,迎面为左右两青石假山夹道,之间有一空地。立此上看,则额:曲径通幽;左看,则曰:垂青樾;右看,则曰:翠云岭。据此,方觉此地非凡,有如入神仙洞府一般。过夹道,前面有立石如壁,曰:独乐峰。这是一块天然的北太湖石之孤赏石,高约5米。整块奇石如淡云舒卷,古朴典雅,又有影壁和屏风的作用,在园林中称为障景进行转换空间,这在南派园林中比较常见,而北派多喜欢用影壁。该石仰望只见“乐峰”二字,而“独”字隐于石的顶端,耐人回味。似乎蕴涵了恭亲王奕訢与慈禧太后政争之苦,以及文人雅士推崇的修身养性之境界。转过独乐峰到反面再看,此石犹如“送子观音”形态,巧的是已入花甲之年的“和珅”搬入后第二年就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儿子,从此传为送子观音石。 独乐峰正面 独乐峰侧面 过独乐峰,就是中路第一进院落。这一院落是一个三合院。前面一个水池,水源来自西路的大方池。此院水池做成一只蝙蝠形状,取名“蝠池”。蝠池上原有渡鹤桥。载滢诗《补题邸园二十景》称“长桥卧波,四顾浩如。” 蝠池四周围种着数棵榆树,每到春末,榆树钱纷纷落入蝠池中,因“钱”落池中,故蝠池也有着“聚宝盆”的别称。蝠池借“福”和“财”的谐音,寓意着共佑主人吉祥富贵。 渡鹤桥 三合院主体建筑安善堂为面阔五间带前后抱厦的建筑。安善堂东西出抄手廊,廊折面向南,成东西两厢。东厢名:明道堂。西厢名:棣华轩。该院落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 堂前蝠池 安善堂西厢 过安善堂,进入第二进院落。此院落是一个四合院。正前方是高耸一石山,整个山体都是用太湖石构建,用糯米浆砌,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因此名滴翠岩。 滴翠岩西廊上邀月台 邀月台 上山之东廊 游廊内部 此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两个院落就是赫赫大名在《红楼梦》之大观园中让人惊叹的中秋赏月景致之“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大观园中描述这两个建筑一个山上一个山下,一个明一个暗,一个是向西的一个是向南的,一高一矮,一山一水,都是为赏月而设计的。说的就是从“蝠池”之“渡鹤桥”到“安善堂”以及“滴翠岩”上“邀月台”和“绿天小隐”的这组景致。在《红楼梦》中秋赏月之夜中描写,贾母在嘉荫堂上拜月,林黛玉跟史湘云下山,到了凹晶溪馆即景联句。这时水面上飞起一只仙鹤,于是湘云出“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花魂”。这一对名句就是应了这个景。都说中国的园林就胜在“意境”,这就是“意境”,通过曹雪芹的这一描写一下就升华到了极致。也就是这处描写太贴合恭王府花园的这处景致,所以才有人说大观园是以萃锦园为蓝本的。 |
转自:http://www.bbker.com/d27549.html6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