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老的北京胡同-烟袋斜街栗子游记栗子游记 |
[游记]古老的北京胡同-烟袋斜街栗子游记栗子游记 |
2007-07-16 bokee.com |
烟袋斜街,听起来就很有老北京的特色。其实离我很近,就是单位旁边的一条大胡同。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只是很少注意。今天晚上下班,约了三两个好友,带上我的相机,准备去好好探访一番。 由于种种不提也罢的原因,离开单位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九点钟。从四楼看下去,只能看到被探照灯照射着的钟、鼓楼,其他地方,那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四下漆黑”。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终于来到烟袋斜街的牌楼低下。 我哆哆嗦嗦的掏出相机(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朋友们立刻离开我八丈远。干吗呀这是?怎么啦?北京人就不能拿个相机拍照留影了?再说里面的小店真得很有特色,这有什么的!切~~~~~~~~我开始边走边照,恨不得只要是有亮光的小店我都要把它收入我的相机。 现在想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霓虹灯上写着个“印IN”字的小店。其实我也不知道它里面到底是经营什么的,但它门面的那种风格让我很是喜欢。宽宽的店门,三盏昏黄的老式吊灯给整个小店笼罩上了一种沧桑的感觉。它的装修不是很讲究,店名也不是很醒目,只是在窗户的左上角有个黑底白字的中国汉字和两个小小的英文字母。简简单单,但又不失韵味。我猜想这大概是个经营古代刺绣或是针织工艺品的店铺吧,我也说不清楚。之所以当时没有进去,我是觉得一旦进去,那种美好的感觉就被浓郁商业气息所掩盖住了。 对了,当然还要说一说车车的最爱——那家经营自制巧克力的“巧克力吧”。记得第一次路过那个小店的时候,我们只是看看,谁也没说什么。等往回走,再次从小店门口经过的时候,车车忽然蹦出这么一句:“等我辞职了,我也开这么一家……”“好啊,到时下了班我就去你们家店吃巧克力,吃到鼻血流干为止,哈哈……”我应和她道。 走出烟袋斜街的时候,我们分别在牌楼下面留了影,她们俩谁也不嫌这是只有外地人才干的事了。切~~~~~~ PS:今天的写作状态不太好,很多感慨没有融入到我的文字当中。算啦,要是哪位好友有兴趣,可以“Call”我,我很乐意陪你们再去一趟的。(哈哈,最近《陀枪师姐》看多了,拍那部戏的时候大概香港还在用“Call机”吧。) 世界在发展,能够保留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喽! |
转自:http://lilywenwen.bokee.com/viewdiary.14160734.html3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