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游记]皇家第一大寺院—潭柘寺

[游记][五一游记]皇家第一大寺院—潭柘寺

2007-07-16    163.com

本文网址:http://bbs.ent.163.com/linyilian/6324,31.html 复制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去了潭柘寺后才知道,前面还有个说法:先有潭,后有寺。
原来,潭柘寺的名字起源于山顶被称为“龙潭”的山泉,及山脚的两棵柘树,故称“潭柘寺”。

柘树我没找到。对照游览示意图看了半天,明明是两棵松树在那里,莫非柘树就是松树?
龙潭比起柘树来,就颇有传奇性了。相传很久以前潭柘寺地区大旱,寺里的僧人整日在山上诵经求雨,感动了南海龙王。龙王派黑白二龙子和鱼精前去降雨,其后更让他们长驻寺内,以保当地风调雨顺。黑龙化身为大雄宝殿的基座,而白龙就化作山顶的龙潭,长年为寺院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鱼精化身为神奇的石鱼从天而降,每逢旱情就发出声响通知南海龙王。

如今,大雄宝殿上香火缭绕,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前来祈愿,带动着寺院的鼎盛。管理功德簿的和尚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对一位捐助十元的施主说:零钱请放到那边的箱子里,随即哼起了歌曲。原来捐助五十元以上者才能在功德簿上留名。
龙潭只剩一个干涸的池子,池内的“小白龙”就那么干在那里。再往上面走一点就能找到原因,原来龙潭的泉水被关掉了,而在旁边由一根细管导出,在搞创收。每杯山泉收费一元。接了一瓶山泉,果然清冽纯净!
传说中的石鱼倒很名副其实,至今还在为寺院造福。说,摸石鱼可怯病去灾,身体哪个部位有问题就摸石鱼的哪个部位,一摸就灵,灵一次两元。

作为历代的皇家寺院,潭柘寺果然不同凡响。殿堂众多,佛像无数且个个金碧辉煌。相传早年潭柘寺就权大势大,辖管着周围四五个郊县。庙内有名的和尚就三千,无名的和尚数不清。寺院每天要吃掉一个村子一年的口粮,一年就要吃掉365个村子,实在厉害!而庙内熬粥的大铜锅直径达三米深达两米,可竞选迪尼斯世界纪录了!

感觉潭柘寺里菩萨的塑像最多,三十二个变身个个精雕细作金光闪闪,仪态格外慈悲安详。有几个观音庙还不止,另有东、西两个观音洞。
另外比较惊叹的就是十八层地狱的壁画了,详尽写实地描绘了每层地狱的种种刑罚和惨状。让人联想到,历朝历代的酷刑,都是从这里取材的吧!或者说,地狱就是按人间的酷刑想象出来的吧?
在寺内看到僧人的僚房若干,方丈住持的住处若干,各种管理研究机构若干。吸引我驻足细读的是院内的很多公共宣传栏,贴的都是各大高僧的随笔或偈语,劝导人们放开胸怀、看淡世事。

最后记述一则趣闻。潭柘寺作为皇家寺院,自然少不了各朝皇帝的光顾,风流的乾隆爷就在此留下了不少墨宝。寺内有一株帝王树,传说每有新君即位,该树就生出一根新干,然后与主干合而为一,如今已粗到九米合抱了。此树的对面有一株配王树,按理说应该是棵雌树来与帝王树相配的,不知为何竟种了一棵雄树。有意思的是,乾隆爷还题诗一首,乱点鸳鸯地把这棵雄树说成了雌树。可谓奇谈一桩。

P.S.游览寺院之余,不忘买点纪念品留念。计,佛经CD三张(由中唱总公司发行,专门的菩提音乐工作室等机构录制的),石鱼挂件一个,通透晶莹小石猪一只。

------------------------------

simple[br/]

转自:http://bbs.ent.163.com/linyilian/6324,43,50,0,40,30.html3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