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潭柘寺游记 |
[游记]潭柘寺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潭柘寺游记 潭柘寺坐落北京西南房山区,号称“皇家第一寺院”,历来1700余年,盖因龙潭、柘树得名,前所未闻,近日一游。 潭柘寺依山而建,并不算太大,但还是很有特点得。一进寺门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大欢喜菩萨,他的背面是英俊的韦驮,旁边自然是传统的四大天王,这个结构还算是比较特别,一般见到的都是哼哈二将,然后是四大天王。在天王殿的旁边是一个叫做大铜锅的旧物,和故宫的水缸差不多大,号称当年有三个用来做饭,看着真恐怖,一人多深怎么炒菜啊。 过了天王殿到了大雄宝殿,自然陈列着佛祖,旁边侍立的伽叶和阿难两位在西游记中出丑的尊者,后面就是普通的十八罗汉。屋顶两个螭吻装有霹雷针,应该不是古人的杰作吧。再往后走到了帝王树,传说这棵银杏有1000多年的历史,遮荫200平方米,多少帝王到此为它填土浇水,还说毛主席去世的时候树上的很大一支自然断落,端的很神奇。 从帝王树往右走穿过方丈房,到了一个叫做御茶房的地方,也叫流杯亭,其实就是一个小亭子,亭子地上一笔刻出一道弯曲的水槽,水槽的形状从南往北看像虎头,从北往南看像龙头,到了皇上驾临,皇上坐南往北看见虎字,众臣面对皇上看见龙字;活水从水槽中流过,众人将自己的酒觞置于水中,要是谁的杯子洒了就受罚。看着这么无聊的游戏连皇上都玩的那么开心,我真是同情古人的文化生活多么苦闷!咱不去看看我型我show呢? 从流杯亭往南,穿过龙须竹,来到地藏殿,里面供奉着地藏菩萨和十点阎罗,从一殿到十点,种种古代的酷刑一一呈现,挖眼、割舌、剜心、开堂……让人不禁怀疑佛家宣扬的善难道只有通过恐吓才能达到目的么?还是这个殿本就不是佛祖的意愿。地藏殿在碧云寺和卧佛寺都没有看到过,算是有点特点吧。从地藏殿左走,到了观音殿,里面供奉着观音和他的36个化身。期间还有大小各殿若干,一些供奉着东西南北中的5大佛,一个里面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原来所说的千手观音并不真有1000只手,实际上只有40只,加上每个手有25中变化才凑足了所说的千手观音。一个手上有25种变化?我是怎么不能理解,那还不把手凝成麻花啊! 从观音殿往西到了西观音洞,还有老虎洞,就是说当年有一老虎和僧人一起听经,有一虎守泉,一虎守山,现在山上就有三个虎的塑像,看起来很假,有着一个小型猫科动物的头颅。还有一座龙泉茶社,因为那里的一眼泉水得名。又是“龙泉”,这个名字都被人用烂了,看来龙在人们心中还真是不灭的印象啊。 潭柘寺的外面有上下塔林,埋葬着多位高僧,看那一座座的样子,应该不止百十来个,其中样式也比较多,什么倒钵式,密层式,我也说不明白。其中埋葬的多是潭柘寺的主持方丈和他们的弟子,其中也不乏印度和日本僧人,真搞不明白那时候的人们来中国干吗?又没得飞机坐,也没得白龙马骑,哪11路得班车得到啥时候啊。 寺院终究是寺院,我虽不信佛,也不得不敬,在里面倒算是小心,一有邪念就想着是不是被佛知道了,哪可是大大的不妙啊,穿了一件T恤还觉得对众神不敬,居然还有人穿着吊带进去跪在那里做虔诚状。在龙须竹的地方能看到寺中和尚所住的地方,屋顶上的野草也有些年头了,加上破碎的琉璃瓦,看着很有沧桑感,倒是很符合“空山新雨,可以在寺中燃枯叶,煮新笋”的意境。 |
转自:http://gloll.spaces.live.com/blog/cns!6127979E2C15B7E2!279.entry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