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周六听朋友说要去潭柘寺,于是打算同去,捷带她家小朋友mong:) sun和kun家两口子,还有mint,5人一行, 周天一路早奔,直奔潭柘寺而去。 早晨6点多就起了床,一路辗转。。 盘山公路转了好几个轮回。 早春的山未绿,枯草昏黄, 满山的杏花桃花粉酽酽铺满了眼,一路蔓延。 到达潭柘寺已经10点多钟了。 潭柘寺不大,是个清心的很好的地方 按中间大殿可以分为三层: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 我们没有买香,只在每个佛前清心拜了几拜,无所求,只是崇敬。 天王殿是第一道殿,殿前的佛偈很耐人寻味。 其中说到佛家弟子拿佛做借口赚钱:造罪而不自知,后若报则无量。 呵呵,我就记住这两句, 于是每每看到佛家清静地被人拿来赚钱玷污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两句,恨恨地念上两遍。 天王殿后便是大雄宝殿。 殿前左侧有株玉兰,紫色白色双色同株。 取了东吴大小乔的典故,名为“双乔”。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玉兰花开的时候,“双乔”正开得鲜艳。 “双乔”旁,一株开白色素净碎花的名为“探春”,也正开得芬芳满枝:)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只猫咪:) 捷很兴奋,抱着猫咪很久。 猫咪长得像家里的淘气包小孟,很亲人,也是白毛黄眼睛,猫眼里的琥珀清透明亮。 本来捷想喂猫猫的,结果前晚打算带的猫粮忘带了,寺里也不好喂火腿肠等荤食,只好作罢。 大雄宝殿右侧祖师殿,殿旁有个梨花院, 没有看到梨花,倒是看到几株玉兰开得正盛,花瓣散落一地。 kun说寺里的玉兰花瓣煮水后洗脚很好,可以清浊气。 于是,我就和kun捡了好多玉兰花瓣:)这可是听过佛音的玉兰花哦。 绕过梨花院,拾级而上,是戒坛,和尚们剃度受戒的地方。 里边修了好几层的佛台,供着释迦莫尼。 戒坛殿门正对着一面屏风,绘着白莲,上书“目月 心”二字。 心明亮了,眼睛也明亮 我们在“目月 心”屏这里待了很久。 园旁一株丁香,素满枝头,馨香铺满了小园。 香客熙来攘往,很宁静。 不知道从哪里飘来的四字箴言“阿弥托佛”的佛教音乐一直在唱。 开始我一直把“阿弥托佛”听成了“啊里俩来”, “啊里俩来”在我们家乡话里是“什么啊,到哪去了啊”的意思, 开始我一直错听成这个,只觉得空荡荡的,有种冲动想哭。 绕过戒坛,右边一路石阶参次,是财神殿,后边是行宫院,据说是当年乾隆来住的地方。 行宫殿前竹影婆娑,黄色竹杆有条绿线叫做“金镶玉”,绿色竹杆有条黄线叫“玉嵌银” 竹林台前有个泉眼,水流出来,直通流杯亭, 流杯亭中地面是汉白玉的,嵌有水槽,南龙北虎的图案,蜿蜒曲折。 泉水从亭前竹林台下石雕龙口中吐出,顺石槽流入亭内,前后回旋,左盘右转,缓缓流过。 酒杯就顺着水流在亭里回旋,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只不过那天只见流觞,未见诗人。 绕过流杯亭,顺级而上,半山腰是地藏王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sun说他最崇拜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本应和如来一样成佛,可是却自放于地狱,普渡众生而后渡己。 “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说的就是地藏王菩萨了。 我们在这里拜了几拜。看殿里壁画上的地狱十殿。 人若入了地狱,先要经历九殿皮肉之苦,偿还上世罪恶, 然后走过奈何桥,喝过孟婆汤,进六道轮回,再进入凡间。 这算一个轮回了。 捷说欺负猫的人下地狱都会被下油锅上刀山敲烂脑壳,受尽折磨。 我突然想到前几天看到的那个将小猫残忍地订到树上的变态, 那个把“凤凰”烧得糊烂的大恶, 那个用高跟鞋踩小猫的恶毒女人。 哼哼,所有这些欺负小动物的人们, 你们不仅仅要在地狱里受苦,下辈子也要受尽折磨的。。。 从地藏王殿迂回到大殿毗卢殿之间有块空地,石块参次,自成院落。 我们就在这里席地而坐,美美地饱餐一顿,补充能量后继续前行。 毗卢殿是潭柘寺最后一殿,潭柘寺依山而建,毗卢殿后便是山了。 4月初,山还未绿,满山的枯叶和墨绿的旧松。 山后是很古老的石阶,没有经过打磨过的大青石,交错成阶。 本来mint已经在前边探好地形了, 找到一块可以容我们5个人坐一圈玩牌的大石阶, 结果护寺的不让上,说后山严禁游人进入。。。。。。 哎,只好作罢。 出了寺,一路有人在买山货。 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面前一小堆葫芦和桃木枝, 苍老得已经没有力气叫卖,只是坐在旁边眯眼看来往行人。 我从他那里买了两半葫芦瓢,老人拿钱的手指枯黄粗糙。。 佛祖啊,您法力无边,普渡众生,为什么却不能渡一个苍老的人安享晚年呢? 也许是我多想,也许白发老头自己也觉得他那样清贫的生活其实挺好的。 可是佛,入世才能悟世,你已经抛开了人世俗念,怎能理解人世俗念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讨论,mong说一切其实都不存在。 其实没有寺,没有山, 没有眼前的石头,没有树, 也没有我,没有众人。 我不能理解,可能我今生也无法参透佛了,呵呵,没有那悟性。 我只觉得既然已生为俗人,就应该尽量好好活,满足自己的俗念, 开心了,伤心了,也不枉来世上一遭了。 出寺沿路而下,右边一片塔林,大师们坐化后就会安置在这里。 最高有九层塔。按生前功德层数也各不相同。七层浮檐的最高。 俗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指这个塔的飞檐吧。 正门最大的一座塔,是纪念广慧禅师的,塔高九层,飞檐浮雕。 据记载是潭柘寺最早的塔,塔前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株千年娑罗树。 塔后方有两株连翘,一大一小,碎金满枝。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 因为昨天我们在旁边休息处石桌打牌,输了的人要绕佛塔跑一圈。 我们昨天下午没少绕广慧禅师的佛塔跑, 尤其是肖孟氏mongmong小朋友,每次还不忘骚扰那株连翘一下 按mongmong的话来讲,我们和广慧禅师已经很熟了,嘎嘎。 在广慧禅师塔后右方50步左右,有口井,井水冰凉,落了枯叶杂草, 荡开枯草败叶,用葫芦瓢舀了水,里边还漂了几颗碧桃花苞。 放在石桌上,很有意境哦,拍了照片了,稍后补上。 照片来啦~~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瓢一极乐,一水一清平。。。。  佛塔旁落了好多松果壳,我捡了两朵最像莲花的。 晚上带回家,放葫芦瓢里浇了点水。 没想到早上看到莲花松壳活了!!居然自己闭上了。 我把他们放到了阳台上,估计晒晒阳光应该还会开吧。 早晨在msn上和捷聊到俺神奇的佛塔松果时,捷还嚷嚷下班要回家看呢。 呵呵,我捡了两颗松果壳,如莲花般盛开的松果壳。 想着某天会从里边走出佛来,告诉我一切疑惑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