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二十四,潭柘寺

[游记]北京游记二十四,潭柘寺

2007-11-28    sina.com.cn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群峰环列的潭柘山山腰,因山上有“龙潭”、“柘树”而得名。

潭柘寺初建于晋代(256--316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所以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足见该寺历史的悠久。唐代改名龙泉寺,金皇统时改名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年)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称岫云寺,其名称更迭频繁,但俗名潭柘寺却流传遐迩。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殿堂依山势而建,成阶梯形,层层升高,错落有序。东西配殿相辅,古朴雄奇,环境优雅,山间清泉流水、翠松苍柏,古人有“潭柘奇秀,甲于天下”之说。

传说,潭柘寺本来是个“龙潭”,潭里住着一只龙。后来华严和尚来到潭边讲经,这只龙似乎对佛法很感兴趣,所以每天都来听经,天长日久,竟被佛法感动,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飞升上天,并将龙潭变成了平地。这只龙“舍潭为寺”,把自己的地方留给华严和尚做寺庙,于是华严和尚就在这块平地上建起了潭柘寺。

“龙潭”是假,柘树却是真的存在过。柘树属于桑科,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树种,根据潭柘寺寺志记载,古代这里曾经是“柘树千章”。柘树是很好的中药材,它的根、茎、叶都可入药,有祛风利湿、舒筋活血的作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远近的百姓开始讹传潭柘寺的柘树皮能够治愈妇女不孕症,于是纷纷前来剥取树皮。一句讹传给潭柘寺的古树带来了灭顶之灾,不孕症治没治好先不说,满山柘树差一点绝了种。现在寺内仅存3株柘树,一株在明朝时已枯死,留下一段高近3米的枯干,僧人们在上面盖了个亭子,供游人瞻观。另两株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

古有“潭柘寺的和尚数不清”的说法。传说有名和尚三千,无名和尚无数。说明和尚多、势力大。过去潭柘寺周围有365个村庄,所产的粮食,供潭柘寺和尚吃用。据说潭柘寺一天用的粮食,为一个村庄所产粮食的总和。因此“有潭柘寺和尚一天吃一个村庄”的说法。

寺因山而建,坐北朝南,故殿堂高下参差。周围古木扶疏,寺前松柏交翠,修竹成荫,流水淙淙,碑塔如林。主要建筑分成三路,中路建在南北中轴直线上,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

寺东路是庭院式建筑,有方丈院、廷清阁、流杯亭、帝后宫、舍利塔、地藏殿、元通殿、竹林院等,碧瓦朱栏,绿竹葱秀。竹林有一方亭,上悬“猗亭”,乾隆御题匾额,俗称流杯亭。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凿有形似蟠龙的水渠,龙岩泉之水流进亭内,引水入渠,盛酒杯中,杯随水流,别具一格。

形似蟠龙的水渠:

流杯亭:

寺院前方的塔院中还有辽、金、元、明、清的僧塔共72座,玲珑多姿,集各代塔之大观。有金天眷时(1138—1140)的“佛日圆明海云禅师塔”、金大定十五年(1175)的“广慧通理禅师之塔”、金大定十九年的“故奈的长老塔”和忽必烈女儿的“妙严大师之灵塔”及各种藏式砖塔。

下图为西竺源公和尚塔,建于明代,为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高约15米。塔座为砖雕六角形二层须弥座,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二个正面和四个侧面分别设有假门、假窗,塔身正面的门上方镶有“西竺源公和尚塔”塔铭。塔刹为砖雕莲花承托覆钵式刹顶。西竺源公和尚,俗姓张,名道源,自号西竺。永乐年间出家到潭柘寺,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为嘉福堂上第一代住持,天顺二年圆寂。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ee6ec2601000avp5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