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明潭柘寺之行 |
[游记]清明潭柘寺之行 |
2008-04-14 sina.com.cn |
二乔玉兰真是漂亮,可惜我没看到图中所示的二乔。 终于去了潭柘寺,到底还是去了潭柘寺。 从苹果园倒931,坐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还有一段比较长的盘山路,盘的晕头晕脑;当然,更有一路的山花烂漫,应接不暇。 我从未在这个时节去远游过,看到的花也都是人工精心培植的、圈在园子里的,像这样漫山遍野、没有规矩的散生着的、不知名姓的花丛却是第一次见,这个时候就只能是远望、近望,再远望、近望,看到这些,永远都感觉自己还是那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永远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 潭柘寺之前有了介绍,其实我也没有细看,所以就付出了没有细看的代价。 我只知后有龙潭、前有柘树,一进寺门,却就把柏树之类当作了柘树,很是丢人现眼。直到归家,也不知柘树到底是何方神物。 未去的龙潭 龙潭,没有见到。我以为像龙潭湖那样,即使没有那么大,总不会很小。结果人家讲现在是防火期,不让上山,五一之后再来最好。 不知柘树为何,不知龙潭为何,我便下山了。 刚才查了下柘树和龙潭,当时只看了文字,没有看图片,想自己去发现,结果自己发现的都是错误。心里的柘树不是柘树,心里的龙潭也不是龙潭。 现在想,等到秋天我再去一次。 潭柘寺,终归是座比北京城还要古老的寺庙,很威严,香火极盛。我们也烧了香,拜了佛,许了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洞都去了,愣严坛遗址并没有去。 并不是有备而来,我心其实戚戚焉,跪在佛前,不知该想什么,一片空白。大雄宝典供奉了释迦牟尼的座像,佛真的很博大,这里也是做法事的地方。和法源寺相比,并无太多不同。这里很神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人们争先恐后的进来,一拜再拜。这一次,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之前,我读到了余秋雨的请香拜佛论,读到了天王殿前的“男戴观音女戴佛”悖论,读到了烧香的方法论,也读到了许愿与还愿的关系论,我的大脑还一片混沌,我便在佛前了。一片混沌,其实也一片空白。一开始我想我干脆只是游览罢,可最终还是见佛便拜了。我试图默念心经使自己心静,我心真的静了,可心经却继续不下去了。于是,我只能说:供养佛,觉而不迷;供养法,正而不邪;供养僧,净而不染。阿弥陀佛! 其实每次去寺院都会学到一些佛学的知识,潭柘寺,除了古老的让人瞠目结舌的古树和玉兰,还有对常见礼佛常识的纠正,比如说,戴佛并不能保佑平安福祉,相反,戴佛去厕所等不洁净之地反而会伤身;再比如说,到寺庙许愿之前,应该先积善施,不能只是许愿,如果如愿只是以前的善施得到了回报,并不是所许之愿的灵验。 真正心灵的大自在是自我修持的结果,并不是烧香拜佛可以得来。 我还会再去,不是以现在的心境。 我理解佛法的奥妙就在于自身的自在,心神不自在,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 当然,扯的有些远了。 下山的时候,就是游玩了。潭柘寺并不是很大,尤其是龙潭不能去,就显的更小了。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充满了佛性,而且是那种能感觉到和看到的佛性。腊梅已谢,花蒂仍在溢香;帝王树望不到边际,三五并做一株长了1400年;牡丹很高大,芍药和檀木一色;西府海棠占园一角,丁香满园飘香;玉兰优雅华贵,仪态大方;竹林幽深静谧,身黄叶绿,自成一景。 二乔玉兰就在财神殿进门处,不知理解的是否正确,总之一看到,便认为那就是已经400岁的大小“二乔”了。 财神原来是比干和关公,才知,上面却没讲为何,于是暂时不知。当然也拜了拜,人不为财死,也为财生。希望财多,才也多罢。 还去拜了观音,送子观音。当然,我无子可送,但很希望好朋友能够得偿所愿,明年可以母子平安。 就这些罢,暂时就这些。 普及两个小知识: 第一:二乔玉兰 “神秘之地必生奇异之物”。潭柘寺内的二乔玉兰正含苞待放。此种玉兰融合了两种色彩,紫中带白,白中透出一点点紫红,格外娇艳。因三国时期的大乔、小乔皆有倾国之色,故世人用“二乔”形容此花的娇艳出众。 转自搜狐 这种玉兰每朵花有九枚花瓣,分三层排列,外轮三枚较短,呈紫红色,其余的六枚花瓣外面带紫色,里面却是白色。二乔玉兰花朵硕大,每年四月花开时节,一树锦绣,馨香满园。据称,这种双色的二乔玉兰极为罕见,在北京地区只有颐和园还有一株,而潭柘寺这株玉兰植于明代,现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玉兰,堪称潭柘寺一绝。 第二:柘树 学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 中文拼音:zhè shù 英文名:Tricuspid Cudrania 科名:桑科 Moraceae 形态特征 产地分布 药用 生长习性 园林用途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093dcf01008out.html7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