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西行游感-从爨底下村到灵山-北京游记旅游攻略 |
[游记]我的西行游感-从爨底下村到灵山-北京游记旅游攻略 |
2007-07-16 086trip.com |
如果时光倒流400年,从当时的北京城向西再向西走出90公里,会是一些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呢? 我多想探寻岁月洪流那端的秘密,但是已经无处求证,会不会是明末李自成攻进北京,与被吴三贵放关通行的清军混战之际,大明王朝的韩姓贵族抛弃了最终吊死在煤山(今天的北京景山)的崇祯皇帝,拖家带口逃难至此呢?他给这个村子取名爨(cuan 四声)底下村是不是也隐寓家国天下被满人篡夺呢?而那时候的北京城是不是也象这个字拆开看一样:家—皿—焚一片火光呢……… 回到公元二00五年 我和Nono坐地铁1号线,一直到终点苹果园站,在地铁东南出口向西约150米转乘929支线到斋堂下车,搭上当地人的一辆金杯,开进了爨底下村,看到了电影《手机》中男主人公严守一的老家,但是这里住的仅有的35户村民都姓韩,村子背山而踞,结构严谨,颇具特色,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是,墙壁上仍可以看见五十年代红色中国的政治标语,村中那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错落如龙,而那山形似虎大有藏龙卧虎之意,而整个一个面积不大的爨底下颇像一个馄饨,当然如果是导游会向游客介绍这里象是个金元宝,风水宝地。村子并不大,爬上岗子,懒懒地坐定俯视“元宝”的全景,晒着暖暖的太阳,任混合着温暖、甜蜜、安详的时间像幼滑的、软软的巧克力在身上静静地流淌,将一段时间以来的混乱、纷繁、苦闷的精神就这样悄悄地埋葬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下。但是山水也无情,自然的造化也能让你瞬间尝到“人间冷暖”这些很快就在后来我们第二天的行程中得到了应验。 爨底下的十二点钟刚过,农家院落中飘来的阵阵饭菜香味,像是《西游记》中化为人形的老狐狸从仙界偷来的“捆金绳”也捆住了我俩的腿脚,确切的说是捆住了一对胃,我们从一户人头高的围墙向里眺望,看得并不十分清楚,但猜测是类似炖狗肉、柴鸡炖蘑菇之类的农家饭,Nono建议在这里吃了中饭再继续前行去我们此次的目的地灵山,考虑到我们的四只脚在整个的出游过程中最是劳苦功高,明天还要向灵山海拔二千三百零三米的高度作出挑战,我们不能太善待自己的胃口,那样脚会有意见的吧。正在我们犹豫时候,又看见了搭我们进村的那个当地小伙子——我看他长的黑黑的,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已经看到他来回带客人进出几次了,所以就叫他“黑旋风”吧! “‘褶’里‘嗨’‘幸’吧?”(这里还行吧?)“黑旋风”开口问我们到,他说着一口斋堂人特有的口音,听起来像河北话又象天津话,总之Nono是很难听懂,对于我来说就很简单,我对各地的口音都有着敏感的神经,即使从来没听过的也能猜对八九分,和“黑旋风”聊了聊,就被他说服带我们下山,换了一辆金杯,朝着灵山的半山腰,就是景区内缆车脚下的江水河村,盘山而上去了。。。。。。 温暖对于大自然来说是多么重要,她意味着能看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层林浸染的美景,能嗅到芬芳的气息、目睹火红的树叶在盘山公路的这端与远处金黄的、深绿的、瑰红的不同品种、性格的叶子争香斗艳、偶尔有那败下阵来的,便飘飞地、旋转的、义无反顾的坠飞到山底。 一岁一枯荣 如果说这半山腰下的风光还是热情的待嫁的,内心充满希望的少女,而当我们上到了江水河村,进到了此时十月末的灵山风景区,显然接待我们的主人已经是从风华正茂的少女变成了历经风雨、而历练老成的“黄脸婆”因为满山遍野都是黄透了的颜色,如果想目睹她盛年时的风采,我们应该在五一到十一之间来踏访,“鲜艳明媚能几时?”——灵山她也象一个真正的女人一样,只拥有短暂的花容月貌,与那时的游人如织相比,现在来拜访她的客人真是寥落无几,Nono多少有点失望,抱怨这里已经俨然是座荒山,但是我并不这么想,毕竟我们也是慕名而来,我们也曾爱慕她、也曾渴望她、毕竟明年时光轮回、天气转暖后, 春风吹又生 但明年的灵山已经不再是今年的灵山了么?是她今年的女儿么。。。。。。 溜达着来到了已经关闭的索道前,抬头向山上望去,黄熟的山坡、和目所能及的草甸上还有夏天景区没有撤换的星星点点的圆形帐篷,虽然多少有点落寞,但是秋高气爽的天气仍让我们跃跃欲试 “时间不早了,今天你们到对面山上骑骑马吧。”两个胖婶在旁边兜售着,希望我们能接受她们的骑马上山的服务,刚才从村中向这边走来时,却是看到了几匹棕色的、白色的、黑色的马儿。好吧,我们想既然来就是要征服灵山就明天一大早,爬山望日出,即使我们已经知道早起山上的温度是在零下,但是我们要考验自己的毅力,也渴望看到小时候只能在陕南另一个我叫她“洋赤国”的地方才能看到的满天星辰熠熠生辉。我喜欢那匹有着黑黝黝马鬃,枣红色的小马驹,其实它已经有八岁,我对马匹并不在行,所以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叫它小马,只是和刚才看到的一些高头白马相比,它显得还很害羞、小巧。我和Nono各自选定了座骑,沿着崎岖的,但是布满马粪的小道,就上了灵山主峰对面的山冈,胖婶说叫“黄花岭”。很快我的小马就有了一个贴切的外号“多多”,它在整个上山过程中,时常给它身后的兄弟,也就是Nono的爱马设置“地雷”并放“烟雾弹”,Nono的马我叫它“顺顺”真是逆来顺受,苦不堪言,只是给我们的骑马登上之旅平添了几分乐趣,山中的陡坡,填满了落叶,还有奇形怪状的石头,羊肠小道只有约一尺宽,真是难为了这两匹山马,走得这么稳,这么有节奏,灵山不愧是号称“小西藏”,果然我们在路上遇到了村里在山上放养的十几头牦牛,都长着长长的毛,和一对贼溜溜的眼睛,有三头全黑色的牦牛比其他白色牦牛长的更可怕,它们看到了我们感到欣喜还是象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感到恐惧呢?我的多多比我先害怕,它停下来了不愿意再走,还是在前面领路的胖婶有经验,边扔石头,边吆喝,那些看上去笨苯的牦牛,都扑鲁扑鲁的窜开,但还是不忘记回头窥视,有的是站在高处一动也不动地盯着我们看,“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我也用相机对准它们,拍下这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可爱又可怕的大家伙们。 来到了黄花岭下的空地,看到了先于我们上山的一群人,有的在空地上遛马,有的开始爬山,我们下了马,也开始徒手上山,山并不是很陡,但是永远翻不完的山外有山,Nono明显来了精神,不但在路上捡到了造型很酷的枯木拐杖,还听信从山上回来的一个老头的玩笑,要翻到山顶去看“王府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当然没有看见王府井,只在山顶能够向远处眺望层峦叠嶂。 我们正从黄花岭上向下走,正好有一群学生,三五成群刚上来,他们嘻笑的,时而唱着歌儿,我笑着对Nono说:“我们也逗逗他们,说山顶能看到‘东单’哈哈~~” 回到平地上看着“多多”和“顺顺”还在吃着路边的干草,胖婶走过来,我们继续骑马向主路上攀登,来到了狮子头,胖婶不愿意再走了,我们只好自己下来向旁边一个比较缓的山岭攀登,这次看到了大片的高山草甸,而此时橘红色的夕阳在灰蓝色的天际慢慢的抹开一大片水墨山水画,又渐渐地拽成平平的线,天色慢慢暗沉下来,让人想去伸手托住那夕阳,托住那希望。。。。。。我们在空旷的草甸上奔跑呼喊。 待到我们回到山下的村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一人喝了一碗疙瘩汤,顿时暖暖的将刚才在山上的寒冷驱逐出境。刚才在山上碰到的孩子们玩到了很晚,他们吃了烤全羊、Nono说听见了一头活羊的叫声,而我开始想象那只可怜的羊羔是怎么变成了烤羊肉 外面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午夜乡村,是显得那么地震耳欲聋,一夜未眠 早晨五点钟,外面冷风呼啸,我有点害怕,有点犹豫,但是一脚踏出门来,抬头一看,眼前豁然开朗,心也忽然间变得无比的坚强和执着,因为那满布的星空太清晰、太美丽,太耀眼,Nono惊喜的大叫,向我指著那边“快看啊,北斗七星!”我们开始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原来和我们一样,有十几个孩子在后面跟了上来,他(她)们也是穿着厚厚的棉袄,背着背包,虽然并不相识,但是能在这么寒冷的夜晚一起出来挑战灵山主峰观看日出的人,同样是有着乐观、坚强、好奇的战友,对他(她)们大喊一声“走娄!”黑夜中的恐惧也烟消云散。只是登上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我的心脏和我的双脚并没有我的灵魂坚强,它们在一路上拖我的后退,让我走走停停,因为我们是沿着,登上灵山主峰的台阶攀登,所以我时常在石阶上安慰我呼吸急促的胸膛,和迈不动的双腿,于是连我的同伴Nono也幸运的成为了整个队伍中的“倒数第二名”我成了走在最后的一个,望不见的头的石阶,两旁枯草丛生,时而吹来寒冷的风,让我一步也迈不得,我还不停地回身向东面看去,希望不要因为我的速度问题,让远处的山挡住我看到日出的视线,有几次一个人在台阶上向前挪动的时候,总是想到“祥林嫂”那孤苦的场景,忽然怀念起昨天在爨底下那温暖的下午。 但是现实世界的残酷常常将一切美梦击碎,可我仍然不会放弃,至少我还不想输给Nono 六点二十分,我终于第一眼看到了日出,但是因为这里是北京的最西边,所以看到日出时候,已经天下大白,可能并没有海上看到,地平线上一跃而出的日出景色壮观,但是,即使这样也已经美不胜收了,那黛色的连绵的山峦,和远处萦萦扰扰的云海依然是对早起的奖赏。天有不测风云,等到爬到了人工索道的终点位置,应该是海拔一千九百多米的位置开始,我们已经抵御不住那阵阵狂风,幸好Nono误打误撞,在一间缆车收费处的小屋里,守山的老汉留我们进屋子取暖,隔着玻璃窗,可以看见外面翻滚的长长的草浪,听见风不住的拍打小屋的门,老汉喝起了二锅头,带着醉意对我们说:“今天风太大,上面更冷,山下暖和,早早回去吧。。。。。。”我在心里希望风能再小点,九点钟当我们离开小屋时候,风并没有停,先前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些孩子,也都陆续下了山,早已不见踪影,看样子今天这样的天气,我们的2303米挑战只能打个八六折了,我们继续向上,希望至少能攀到海拔两千米左右,Nono说,听我的喘气声音和频率,我一定是有一些“高原反应”我当时也这么相信了,可是事实证明,当我现在坐在电脑前,敲打下这些文字,就在刚刚我还时常发生,有那种喘不上来气的“高原反应”我也开始不了解自己了。。。。。。 回时的路,是越走越暖和,阳光普照在草坡上,大片的白桦林中有马儿在吃草,陆陆续续有游客向上来,而我们多少显得有点是胜利者的姿态,我问Nono,如果别人问我们有没有登上山顶,我们要不要把折扣抹掉?Nono是个诚实的人,所以一路下来我们总是被问道,山顶有没有积雪,这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重复说,“哦,山上风真的很大。。。。。。” 当我们再次盘山而下的时候,两旁依然五彩缤纷、温暖如初,像是又回到了人间,回到了连环画的第一页,回到了我的电脑前,mp3开始播放羽泉的那首歌: “。。。。。。得失只在一线之间,爱恨的边缘,不到终点无法预言,谁会在身边?忽然间才发现失去的人早已不再惦念,闭上眼只听见,岁月如风在耳边,呼啸而过你的昨天在哪一站?搭上她给的明天,不知开往那一站,是你们的终点,终点也许又是起点。。。。。。。 玫瑰碗 二0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北京 Nono友情小贴示: 乘车路线:苹果园地铁站出来座929支(早7:30的那一班直达爨底下村,票价10元)。如果没赶上就到斋堂下车(票价8元),之后打车到爨底下(10元)。 从苹果园到爨底下村大约需要3个小时左右。 自驾车路线:从莲花桥新开通的一条直达门头沟双峪环岛的快速路,然后上109国道。全程路况较好。 爨底下村门票:20元。 儿童票10元。 929支 直达爨底下村的两班车具体时刻表 7:30 苹果园发车 10:10 到达爨底下村 12:40 苹果园发 15:30 到爨底下 10:30 爨底下发车 12:55 到苹果园 15:40 爨底下发 18:05 到苹果园 这个时间只是大约,所以建议提前一点,以免误了车。 另:从斋堂到村里的黑车可以帮您躲过门票,把门票钱给司机,车费就免了。 从爨底下村到灵山没有公交车,加上929支到灵山的双塘涧离灵山景区还要十六公里,所以只有找车,100元包括两人门票(灵山门票35元)。 缆车价格:往返80元,上行50元,下行40元。五一至十一开放,其他时段停运。 从双塘涧返程的929支每天只有10:00、11:25、13:00、15:40这四趟车(到苹果园11元),从灵山到双塘涧打车20元,如果顺路车10元应该就可以了吧。 如果从苹果园直接到灵山可坐929支早班7:00的,同样也是到双塘涧打车。 住宿:江水河村(北京最高居民点)。淡季人很少,天很凉。标准间40元(独立卫浴),听说最火的时候要300元一间,床位大部分都空着,商量商量10块/床就能搞定。 伙食:普遍价格是市区的两倍。考全羊260元一只。 附1 929支到双塘涧的途径站名,总路程约102km。 附2 川底下村村名由来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有一景色奇异的小山村,名叫“川底下村”。村中完整保存着500多间70余套明清时代四合院民居。近年来经过开发,已经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著名旅游景点。 (俯视爨底下) (见到日出) (葱葱) |
转自:http://www.086trip.com/youji/beijing/20060719/wodexixingyougancongdixiacundaolingshan.html9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