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五年六月十四日 晴 上午九时,我们搭乘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飞机飞往美国首都华盛顿,在拉斯维加斯机场,我们再次得到美国佬的“优待”,在登机卡上被打上四个“S”,即表示要严查的对象.这样在专用通道上又一次“享受”了严格检查的各种待遇,不过,这次我们有经验了,当到达指定检查位置时,在检查人员还未发出指令前,我自己就按规范要求,做出各种检查的动作,惹得美方检查人员都笑了,谁料,这次检查人员态度反而好多了,检查也很顺利,手袋里的东西随便看一下就放行了。只不过在乘座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时,我们十位团友都被人为地全部分开座位,把我们都安排在两个美国人中间,真让人气愤,看来9·11事件后,真让美国人有点“神经质”了。 经过四小时三十分的飞行,于当地时间下午4:30顺利抵达华盛顿。华盛顿与北京时间差刚好慢12个小时。 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位于美国东北部马里兰州及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考娜斯蒂河汇合处北端,临近大西洋。全名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56多万,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此名是以美国第一任总统,独立战争领袖华盛顿的名字而命名的。 华盛顿市在行政上不属于美国任何一州,它是与乔治镇一起组成的特区,由联邦政府直辖。这里,很早以前就有印第安人活动,自1776年美国成立后,这片大地才被正式定名及设置成首都。 华盛顿商业并不发达,工厂也没有,华盛顿特有的只是森林、花园。经过多年的兴建,全市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极高,估计绿化面积可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公园及游憩地面积达3,410公顷,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都人平均绿地面积的指标,华盛顿就像在大森林里面的首都,在园林里的城市。所以,到此游览,你会觉得有一种难言的舒服感觉。据知,美国绿化最好的城市可达百分之七十,一般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从这点上说,我们要学习美国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做好城市绿化管理的先进做法。 华盛顿市仅有人口56万多人,对一个泱泱大国,尤其是经济如此发达的国家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更是全世界少有的。56万多人中,黑人占了百分之七十。华盛顿有:“律师遍地走,法官多如狗,到处都是巧克力(指黑人)”之说。 华盛顿州小档案: 人口:5,610,400 面积:66,511 平方英哩,面积排名第二十 首都:奥林匹亚 Olympia (二) 二〇〇五年六月十五日 上午先到位于市中心国会山的美国国会参观。它是一幢面西背东的欧洲古典风格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物。长250米,宽110米,高43米,是华盛顿最高的大厦。北翼是参议院,南翼是众议院,两院以长廊连接。国会每日开放,免费参观。开放时间是6-9月9点到20点,10-5月9点到16点。 参观国会首先是要排队领取每人一张的参观券。美国人做事有点刻板,规定了的就不能有一点改动,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更不能通过拉关系式走后门来达到超越规定的事情。我们十人领取入门券,就必须十人都要排队领取自己的票,不能代领或作为外国人的团体票统一领取。这样就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接着参观美国越战、朝鲜战争纪念碑,林肯、杰弗逊等前总统纪念馆。 下午参观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白宫,也就是总统府,是一幢白色三层楼建筑,共132个房间,建于1792年,主楼包括总统家庭住房,外交接待大厅,图书馆,地图室,国家宴会厅(可接待140人),家庭餐厅,东大厅,绿厅,蓝厅,红厅。两翼为办公区,椭圆形办公室在西翼。供游人参观的只有国家宴会厅、东大厅、绿厅、蓝厅和红厅,用时20-30分钟,但等候时间得2小时,免费参观。开放时间是每周二至周六上午10-12点。9·11事件后,美国加强了对白宫的戒备,所有参观人员不再被允许进入室内参观,只能在铁围栏外眺望了,接着参观国务院及航空博物馆等。华盛顿市区内除绝大多数联邦政府机构建筑设立于此,还包括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几十所博物馆和纪念馆,250所规模大小不等的图书馆和十几所美术馆、展览馆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最后,我们专门要求导游要带我们去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大家都在使馆门前的五星红旗下拍照留念。 (三) 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70年代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投入军队最多、陷得最深、损失最重的两次战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使美国人民至今难以忘怀。正如朝战纪念碑宣传册上所写的那样,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朝鲜战争"是一场永远难以忘记的战争"。为了纪念在两次战争中牺牲、受伤和参战的美国军人,1986年10月和1980年7月,美国国会决定授权美国战争纪念馆委员会、越战老兵纪念碑基金会建造朝战、越战纪念碑,分别于1995年7月和1984年11月落成,克林顿、里根和韩国总统金泳三分别参加了落成仪式。两个纪念碑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公园内,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建筑端庄凝重、雕塑生动逼真,将纪念碑和国家公园秀丽的景色整体的融合在了一起。 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都与我们国家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这两场战争是中国与美国的直接较量。所以,我们要求导游更要带我们到两座纪念碑前看仔细一些。 越战纪念碑有别于正常竖起来的纪念碑,而是躺着的纪念墙。整个设计为一块斜三角形的黑色花岗岩墙体,三角形的一头陷落在地面之中(意为沉重的越南战争使美国不堪重负),成V字型,原意是代表胜利,但也是越战字母的第一个字。纪念碑长246.75英尺(合75.21公尺),墙上镌刻着58209名阵亡或失踪美国军人的名字,在纪念碑的左前方有一雕塑,为3个美军士兵在眺望纪念碑,表现了对阵亡官兵救死扶伤的怀恋之情;在纪念碑左后方还有3个女兵雕像,正在抢救受伤的美军士兵,1个女兵用帽子堵住士兵胸部流血的伤口,1个女兵颓丧地蹲在地上,另一位黑人女兵则仰望天空,盼望着直升机快来救援。 据导游介绍,在征集越战纪念碑方案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要根据政府指定的地方而设计;二是要把越战中死亡的美军人员名字全部刻在碑上;三是在碑上不去评价这场战争。这就实际上承认了美国对越战争的失败。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是由国际艺术家和设计大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在1421件征集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最终由在美国耶鲁大学时值21岁的华裔姑娘林璎所设计的方案夺标。 (四) 这里,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纪念碑由圆形水池状底座和1个与之相交的三角形碑组成,水池底座的大理石围边上赫然镌刻着美军及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死亡、受伤、失踪、俘虏人数。其中,死亡:联合国军队628833人,美军54246人;失踪:联合国军队470267人,美军8177人;被俘:联合国军队92970人,美军7140人;受伤:联合国军队1064453人,美军103284人。 朝鲜战争纪念碑与越战纪念碑相隔约500米,形状也采用墙式建成(令人深思的是朝鲜战争先于越南战争,建纪念碑却在后面),纪念碑刻有碑文,前方的三角形草地中,立着19个用不锈钢制成的士兵雕像,他们披着白色伪装服、戴着钢盔、提着步枪,呈现各种不同的姿态,描绘了由19个参战国组成的部队,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艰难巡逻的情景。只是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 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而且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 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分,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这场据统计有150万美国人(包括战士、牧师、护士、办事员等)参加了为期3年的朝鲜战争,其中死伤人数达15万多人,使美国原本估计短暂的为“消除对世界民主国家威胁”的战争,变成了“一场长久的、痛苦的、失败的战争”。 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于是,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作为一个战争片断,整体地走进了纪念园。传统的写实群雕就这样被新颖的设计思路所突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按照建筑界的行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 作品。 看完两个纪念碑后感慨万千,世界上至今战火不断,其中多数是在美国政府鼓动和直接操纵下进行的,美国军队甚至直接参加了一些局部战争。有意思的是,对于朝鲜战争美国人认为是赢了,但对如此大的伤亡及损失却不得不用美丽的谎言来掩饰。但是我想,时间会证明历史的。那些越战老兵们提出“纪念碑的建造能够引起人们沉思”的要求,以及朝战纪念碑上镌刻着的“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这本身就代表了美国人民对两次战争的最真实观点的表达。 世界不要战争,人民需要和平。 (五) 在白宫围栏外的人行道上,美国妇女康塞普赛昂·皮奇奥托从1981年至今驻扎在此,目的是宣传和平,反对战争,其行为真让人钦佩和感动,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向游人宣传并发放反战资料。当我们到达时,她一边用不太准确的中文说着:“你好,中国”一边拿出中文的反战宣传资料派发给全体团友。当我们提出与她照相时,她马上拿出并举起“世界和平”的中文字牌与我们合影。据知,她的这一行动及所需费用,是教会支持的。在与白宫仅一街之隔的她所搭起的“窝”旁边,摆满了各种文字的宣传牌子,其中一幅布什画像旁写着“布什是最大的恐怖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