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听的爵士乐,美味的黑人传统食物,林立的商店,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和艺术长廊……这就是纽约哈莱姆区著名的旅游胜地第125大街。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从欧洲、日本等地远道而来,在这里感受黑人文化的精髓,寻找黑人的“根”。事实上,第125大街已经成为纽约的第3大旅游景点,仅次于时代广场和华尔街。 去年,纽约市总共接待了3700多万外地游客,其中有20的游客是专门冲着第125大街而来的,这里的黑人传统文化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位旅游者带着妻子和儿子在大街上流连忘返。他说:“我是来这里听圣歌的。我喜欢这里的人们。”是的,历史悠久的阿比西尼亚浸信会教堂让喜爱宗教音乐的人找到了天堂。可第125大街的著名景观又何止一个教堂呢?这里有以上演黑人音乐家和其他黑人表演艺术家的节目而著称的阿波罗剧场;有著名的“西尔维娅”黑人餐馆;有专门收藏黑人文物的肖伯格黑人文化研究中心;还有以举办喧闹的酒会闻名的河岸国家公园…… 第125大街也是购物的好地方。在遍布大街的各式各样的商店里,你可以买到熏香、书籍、非洲音乐碟片和非裔美国人的手工艺品。大街同样不会让喜欢夜生活的人失望。爵士乐俱乐部、夜总会和各式新潮的酒吧装扮了大街的夜晚。就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不肯放过在第125大街出名的机会。他设在大街的办公室最近向游人开放,立即成为当地的一个新景观。 第125大街所在的哈莱姆区是纽约市的黑人聚居区,也是美国最大的黑人聚居区和贫民区,位于曼哈顿的北部。几十年来,这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兴衰巨变。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哈莱姆区是黑人文化的发祥地,产生了理查德·赖特、兰斯顿·休斯、库蒂·卡伦等黑人文学巨匠。到了七、八十年代,这里却成了臭名远扬的“都市毒瘤”,楼屋低矮,垃圾成堆,残垣断壁到处可见,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经济也极为萧条。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公共和私人机构纷纷为治理哈莱姆区投入资金。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哈莱姆区犯罪率大大降低,经济有了长足进步,昔日的“毒瘤”变成了繁华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如果说第125大街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旅馆的数量太少。 这也是游客们抱怨最多的地方。不过,一些精明的商人已经打起了大街的主意。他们打算在那里接手一个名叫“哈莱姆的沃尔多夫”的建筑,那在四、五十年代是为黑人名流承办宴会的地方。商人们准备将建筑加以维修,把它改建成第125大街最有名的旅馆。(中国旅游报)
|